本单元点评人周玉渊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目前主要从事国际对非援助、发展中国家债务、中非合作论坛、中非和平安全合作研究,曾到非洲十余个国家和东南亚多国开展调研和交流。周老师认为,两位报告人的问题意识明显,代入感强烈,研究深刻。作为在亚非地区有丰富田野调查经验的研究行者,周老师对于确定田野调查者身份的问题感同身受。田野调查工作的特殊性之一在于,作为执行参与式观察的研究者,如何保持身份中立,如何共情,如何在多元身份中寻找适合研究目标的立足点,以利于形成对问题的深度挖掘,都是需精准平衡的难题。而对于研究对象的身份分析,周老师基于自身在非洲的田野经验,建议可从历史和组织两个视角予以进一步拓展。

第四单元主题为“社会治理的田野案例”,基于“站在世界看中国”和强调方法论讨论的理念,本单元的两项田野调查均以国内民族志为对象进行,这在三届会议举办以来为首次出现。

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博士生刘红梅的报告题目为《流动与秩序:一个羌族震后异地安置群体的伦理迁变》。刘红梅同学的专业是人类文化遗产学,研究方向为伦理学,研究选题为羌族伦理,本次报告的案例是她在四川邛崃木梯村进行田野调查所采集。

根据伦理学视角,人是伦理性存在,伦理秩序是人根据自由意志选择和建构的结果。当生活世界及其社会交往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伦理秩序亦会发生相应变革。现代性触动了人类传统社会的根基,作为现代性社会核心特征的“流动”,不仅使个人,也使共同体受到深刻影响,处于变动与失序过程中。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伦理秩序也处于大分化大调整的特殊年代。本项研究以一个震后异地安置羌族群体为对象,以伦理秩序为切入点,以该群体的流动历史作为时间背景,从生计(人与地、人与人的关系)、继嗣(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信仰(人与神的关系)三个维度梳理这个群体的伦理秩序及其演变。研究者前后多次深入乡村,在这个群体中共同生活月余,通过参与观察、访谈、文献查阅和民间口述史资料整理等田野调查方法进行研究,形成的初步发现认为,第一,该群体在历史上发生多次由流动迁徙带来的伦理秩序转向,生计、继嗣、信仰三个空间伦理秩序交联互渗,在不同时期发挥作用和扮演角色各有不同;第二,流动带来的伦理秩序的生成与演变,与人的内在生存需求和外在主流历史息息相关;第三,生活中秩序的客观存在并不能证明这种秩序本身就是合理的,而是可能出现伦理秩序的质变,因此现行秩序的理性成分与价值值得反思。

本单元第二个报告也是关于少数民族的田野调查,而报告人正是一名少数民族干部。爱星·西涅现任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是在这个“世界佤乡”土生土长的佤族同胞,同时也是一名作家和佤语专家。爱星先生此次报告基于在工作中的长期积累,题为《对中缅边境涉外婚姻家庭生活状况调查的思考——以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为例》。

沧源县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达147公里,对面的勐冒县也同样以佤族为主体人群。由于两县佤族跨境而居的局面形成相当晚近,双方的历史文化渊源极为紧密,漫长的边境线监管难度极大,故而双方边民的边界意识均较为淡薄,在边疆村寨仍保持着传承已久的族内婚传统的情况下,当地跨境婚姻普遍存在。理论上,其中一些婚例在程序上与现行国家法律规定存在相悖之处,但当地情况又使得实际管理过程极为复杂。这就需要了解具体个案,以便针对性处理。爱星先生对当地涉外婚姻家庭做了长期而大量的跟踪调查,并与其中一些结成了定点帮扶关系。本次报告中,他通过两个实地采集的案例来说明,尽管中缅边境地区跨境婚姻家庭生活状况总体而言和谐,但还是存在着历史传统文化缺失、社会外部支持缺失、家庭发展实力缺失等突出问题,这给边疆和谐稳定建设带来相当隐患。为此,建议通过国际补缺和社会救助两方面的手段予以解决。

作为知名社区治理问题专家,俞祖成副教授担任本单元点评。俞老师长期从事城市基层治理、社会组织政策以及公共管理研究,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公共管理系执行主任,并同时挂职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凉城新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协助分管社区治理,理论积累与实践经验均极突出。


周玉渊 可能工作过的组织/机构/部门/团队:


周玉渊 可能工作过的同事:

粤ICP备17091748号-1
剧本杀复盘 剧本杀复盘 红酒 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