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政法学院国际法专业盛红生教授

【摄影 | 】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朱文珊

【摄影 | 】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生王亚庆

【摄影 | 】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玉渊

【摄影 | 】

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博士生刘红梅

【摄影 | 】

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作家爱星·西涅

【摄影 | 】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公共管理系执行主任俞祖成副教授

【摄影 | 】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比较政治和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于宏源研究员

【摄影 | 】

会议现场

【摄影 | 】

2020年10月17日,上海外国语大学第三届“区域国别研究的田野调查案例”学术研讨会在松江校区召开。本届会议继续由本校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主办,中国海外利益研究中心承办,加拿大研究中心、印度研究中心、G20研究中心、金砖国家研究中心协办。会议共邀请学术报告人9人,点评人5人做现场发言,涉及国际关系、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国际法学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者和社会人士。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晋继勇副教授代表学院致开幕辞,听众全部在线上参会,分别来自各地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机构。

本届研讨会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主题为“国际移民的田野调查”,两位报告人均从国外名校获得人类学博士学位,在海外有长期的求学、工作和田野调查经历,并都以国际移民为主要研究方向。

首位学术报告人杨蓓蓓博士掌握非洲通用语言之一豪萨语以及法语,曾在美国求学十年,主攻医学人类学方向,期间为完成博士论文赴赞比亚工作18个月,现任山东女子学院讲师。杨老师发言题目为《流动与风险:在赞比亚的三类中国新移民针对疟疾的求医策略研究》,内容基于其在赞比亚工作期间的田野调查。

根据已形成普遍共识的研究成果,跨国移民普遍面临着更高的健康风险,在移民群体中多种身体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发病率都高于非移民群体,移民群体在寻求治疗的过程中会遭遇到结构性的和文化性的障碍。而根据医学人类学的成熟理论,不同的移民群体,由于社会经济地位不同,所拥有的医疗资源也是不同的。杨蓓蓓博士在赞比亚田野调查过程中,深入探究了面对当地高发流行病疟疾,三类中国新移民的求医策略,这是截至目前极为少见的关于中国人在非洲的健康和求医模式方面的研究。其结论认为,中国人采用的“两步走”的求医方式是对当地特殊医疗环境的适应策略,而对当地社会环境的融入程度也影响了他们对医疗机构的选择。

本单元第二位报告人袁丁博士,现任教于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暨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袁老师曾经在欧洲留学和在非洲进行研究工作共计6年,掌握法语和林加拉语,近年来主要关注中国与非洲间的移民跨国流动,并继续在国内外进行长时段的田野调查。

袁丁博士发言题目为《多点与多层:如何研究跨国流动的短期移民群体》。报告从研究者亲身采集的两个真实案例入手,通过非洲人在中国和中国人在非洲的发展路径,展现南南移民中短期流动的经典图景。由于此类移民具有短期流动、超级多样性、“过客”三个突出特征,这就使得传统人类学定点观察的研究方式难以适用。为此,袁老师对这个群体田野方法,采取了“多点”与“多层”的策略。多点,即跟随人,跟随物,跟随隐喻,跟随情节、故事或寓言,跟随生活或自传,追随冲突;多层,即分别依据不同尺度分别观察,包括个体的尺度,家庭或家族、圈子的尺度,地方的尺度,国家的尺度,区域的尺度,全球的尺度。通过这项持续多年、调研多地的深度研究,袁丁博士与对田野调查方法形成个人心得认为,民族志的重点在于学习如何同受访人一起思考情境;人类学“向上研究”的转向使得传统田野中研究者与研究对象间的权力关系发生了变化;田野工作不是一个单向度的搜集资料的过程,而是在研究者者和主体之间建立起强类同关系,从而达到共享情境或话语场域的效果。

本单元评论人是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副院长陈奕平教授。陈教授肯定两位报告人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指出三点:一,田野调查对于研究假说验证发挥重要作用;二,各学科都有自己的范式、方法、思路,譬如关键概念的界定和应用涉及到整个体系的逻辑关系,则跨学科的借鉴和再运用尤需严谨;三,田野调查不能仅是基于个案的观察,而是应上升到系统层面的定量分析,否则就难有代表性,研究结论也就失去了普遍意义。对两位报告人共同涉及的具体议题,陈教授说,国际移民不仅是个体问题,而且牵涉到国家之间关系甚或区域之间关系,这提示我们,区域国别研究的田野调查要考虑国际大背景或者国家区域间关系。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基于田野的国情调查”,三位报告人均具有国际关系专业背景,并均曾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多次进行比较田野调查。


盛红生 可能工作过的组织/机构/部门/团队:


盛红生 可能工作过的同事:

粤ICP备17091748号-1
剧本杀复盘 剧本杀复盘 红酒 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