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肇元院士:清华烟雨土木人生
发布时间:2017-09-25 09:49 原文链接: 陈肇元院士:清华烟雨土木人生
陈肇元
陈肇元, 1931年出生,浙江宁波人,1949年考入上海的中国纺织工学院,1950年转学清华大学并于1952年提前一年从土木系毕业留校任教。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曾历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主任,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四届土木类学科评议组成员和人事部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第五届专家组成员。陈肇元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从事土木工程相关调查与研究工作,先后从事竹结构、防护工程、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工程救灾与公共安全、工程结构耐久性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发表了大量学术研究成果,并撰写有大量的项目研究报告,出版了多本设计规范。
■韩文鋆
江南少年 成长之路
1931年,随着“九一八”事变的枪声响起,中华民族开始了此后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战争。
这一年的10月1日,陈肇元出生于浙江宁波的一户普通的银行职员家庭。对他成长影响最大的是母亲,她很重视孩子们的教育,经常教导他们做人要诚实,对人要诚恳,有事不要与人争。然而,这个经济条件一开始相对宽裕的家庭并没有给他的童年带来安稳的生活,他出生后在宁波城内的中介小学仅读到三年级。
1941年,日军占领宁波,他跟随家人逃难,小学和初中教育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宁波乡下和沦陷区度过的。在辗转求学的过程中,他亲眼目睹国人受日军压迫的痛苦,路过宁波当时最大的桥梁(灵桥)时要向日本兵鞠躬还可能被搜身,而日本宪兵牵着狼狗在最繁华的城区到处吓人。
1945年,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陈肇元转学到了战后复校的宁波私立效实中学,并在这里从初三一直读到高中毕业。这所以培养全面、校风严谨著称的浙江私立中学历史上曾产出14位院士。在这里,陈肇元不但通过住读生活学会照顾自己的起居、学会和他人友好相处,更是耳濡目染接受诸多杰出教师的教育。
高中时期,班上同学之间流传进步书刊,陈肇元常常捧着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写的《西行漫记》,从书里,他了解到陕甘宁边区的实际情况。像埃德加·斯诺一样,那时的陈肇元也“从事过新闻工作”,他和班上的同学一起编辑过油印期刊和墙报《北斗河》,在小小的方寸间留下了进步的文字。
1949年夏天,正值宁波解放,陈肇元从效实中学毕业,当时考大学不像如今有全国统考,江浙两省的考生一般都就近选择到上海参加考试。
经过战争的摧残,那时的中国大地满目疮痍,铁路、海路中断,他只能乘坐破旧的长途汽车前往上海,一旦遇到被炸得坑坑洼洼的地段时,就要下车,靠自己随身携带着的一根扁担,一头挑着箱子、另一头挑着包袱步行。一旦遇到国民党的飞机轰炸还得设法躲避,所以漫长的夜晚没有人敢闭上眼安心睡觉,一车人都只能在路边坐下熬过一夜。
就是这样,陈肇元来到了上海——那时的上海,壮美山河被硝烟呛伤,历史斑驳脱落。
尽管在上海,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内的十所大学,但他最终按照姑父的建议选择了中国纺织工学院(东华大学前身)。这个决定不难理解,当时家中生活日渐拮据,上大学需要靠姑父资助,他作为长子,又必须尽早毕业工作补贴家用,而纺织业在以往一直是个高报酬的行业。
陈肇元是这么想的,也这么做了。中午一碗阳春面果腹,一周三个傍晚做家教辅导一个小女孩功课,这就是陈肇元在上海的走读生活。他在这所无锡荣氏家族创办的,由上海交通大学、圣约翰大学等名校著名教授兼职的大学里度过了自己的大一时光。
但事情完全不像开始想象的那样,受到国民党海军封锁等影响,解放后的纺织业一片萧条。1950年,姑父又去台湾经商,他想到全国解放后国内总要大搞建设需要土木人才,于是报考清华大学在上海招收的大二土木系转学生。就这样,他成为国内大学之间的末代转学生。
从宁波到上海再到北京,经过两天一夜的奔波,陈肇元来到了始建于1911年的清华大学。偌大的清华园里,既有西方学院式的系馆、大礼堂和体育馆,又有古色古香的工字厅皇家建筑和荷花池,让过惯南方拥挤生活的陈肇元大开眼界。在明斋270房间,他和同寝室的三个转学生一起,开始了在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求学生涯。
一个人的出生是别无选择的,但他的命运却是可以改变的,这便是个体生命的精彩所在。陈肇元赶上了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年代,在战火纷飞、风雨飘摇的年代里,他饱尝颠沛流离的战乱之苦。然而,正是这种动荡的生活,赋予了他坚忍不拔的品格和满腔爱国热情。
许多年后的今天,陈肇元仍然对江南水乡的青葱岁月充满怀念和感激。
为人师表 任则必勤
1952年,国家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急需专业人才,政府决定全国高校的大三学生提前一年毕业参加工作,全班同学满腔热情,大家都抢着报名要到最艰苦的地区工作和锻炼,但大多被分配留校工作。这一年的秋季,陈肇元被分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