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记者 卢华清
编者按
教育关乎国计民生,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黑屋子,土台子,里面坐着泥孩子。”曾几何时,这就是我们的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的真实写照。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大部分地区中小学校办学条件落后,校舍破旧,设施设备紧缺,严重滞后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所幸,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迎来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党和国家将教育摆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位置。1980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做到“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凳”。40年来,经过党和政府以及一代代教育人的不懈努力,我国中小学校舍条件得到质的改变,“”已经从理想照进了现实。在此进程中,山东省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当时山东省委提出,动员全社会力量,八方抬“教”,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山东省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先后开展了校舍安全加固改造、学校标准化建设、薄弱化学校改造、消除大班额问题等工程,每一项工程都给一大批学校带来了脱胎换骨的变革,发生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型,促进了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为此,我们以革命老区临沂开展的中小学校舍改造工作为典型,邀请多年来亲历校舍改造工作的临沂市教育局原局长卢立海为采访对象,期望通过沂蒙教育从小而弱到大而强的发展历程,展示我省教育系统积极改善办学条件的卓越成果,呈现山东教育人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
嘉宾简介
卢立海,1958年出生。曾任临沂市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鲁南技师学院院长。兼任临沂大学客座教授,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曾荣获 “临沂市优秀共产党员”“临沂市优秀政协委员”等荣誉称号,当选为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九次、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
金秋十月的沂蒙,瓜果飘香。在这丰收的季节,我们赴临沂市采访了临沂市教育局原局长卢立海。谈到教育发展,特别是谈到中小学校舍改造,这位一生从事教育工作、在市教育局工作24年的老教育人顿时就来了精神,对教育、对校改乃至对县乡村的学校建设如数家珍,滔滔不绝。谈到动情处,有时眉飞色舞,有时又泪光闪烁。在与他的交谈中,我们为40年来沂蒙教育的巨变特别是校舍改造的历史性成就所震撼,为沂蒙人在这一历史性工程中展现出来的坚韧和顽强所折服,为沂蒙教育人对教育的无限深情,特别是他们作为校舍改造这一历史性工程的参与者、见证者所表现出来的自豪感而深深感动。
让教育摆脱贫困是沂蒙人多年的夙愿
临沂市地处鲁东南,国家界定的沂蒙山区的18个县区,临沂市就占了12个。像其他事物一样,临沂也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古代的临沂作为东夷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文化灿烂、名人辈出,如诸葛亮、王羲之、颜真卿等都是出生在临沂。另一方面,古代的临沂又是“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内货不出,外货不入”。在现代,一方面,临沂作为老解放区,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省政府——山东省政府诞生地,教育起步比较早,“识字班”就发祥于临沂。解放初期,毛泽东主席就为莒南县高家柳沟、王家坊前学习文化的经验作出重要批示。另一方面,临沂由于人口多、底子薄、基础设施落后,教育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在山区,春节贴错对联的事一点儿也不稀奇,“豆选”(选谁就在谁身后的碗里放一粒豆子)现象非常普遍。
卢立海还给我们讲了20世纪70年代末发生在平邑县山区的一件事情:麦收时节,村子里唯一一台柴油打麦机轮流为村里人打麦子,一户人家打完了,等待已久的另一家人急着要把机器抬到自家麦场,但这时开机器的人有事不在,急着抬机器的人为了让机器停下来,一边用扁担砸机器,一边喊:“停下来!停下来!”最后机器停下来了,但也被砸坏了。这个近乎荒唐的故事,确实也折射出缺知识、少文化的苦涩与尴尬。
改革开放使临沂人挣脱土地的束缚走出大山,看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同时,越来越多的外地商人抢滩临沂,在临沂的批发市场经商发财,直至几十年后,这里成为仅次于义乌的全国第二大批发市场。临沂人在家门口就切实感受到了缺知识、少人才、没文化的痛。切肤之痛使临沂人发出了“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治穷先治愚,治愚办教育”这振聋发聩的呐喊。
费县上冶镇中心完小操场(改造前)
费县上冶镇中心完小操场(改造后)
费县探沂镇刘庄中学学生宿舍(改造前)
费县探沂镇刘庄中学学生宿舍(改造后)
费县朱田镇大汪小学厕所(改造前)
费县朱田镇大汪小学厕所(改造后)
改革开放为校舍改造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教育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改革开放、经济和社会建设对知识和人才的巨大需求使人自然而然地把希望寄托于教育,读书识字、摆脱贫困的渴望也使人们不由自主地聚焦教育。但这时的教育状况却令人不容乐观。
“‘黑屋子,土台子,里边坐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