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引
上世纪九十年代,年逾八旬的孟森次子孟鞠如(1911-1996)在接受族人访问时,就乃父生平讲了下面一段话:
俗云,金无赤金,人无完人,瑕瑜互见,方近实际。心史一生,优点不宜夸大,缺点不必隐讳,一事之首尾,有始而终善者,有始善而终误者。例如,始以袁世凯为正统,终以其称帝而声讨出亡,其于日寇之深恶痛绝,何待多言?终以老病之躯,屈于强暴,不克以性命相搏,又何必深究,为之带帽定性哉?其于共产党,则始终同情,悼瞿秋白一诗,真情跃然。与杨杏佛交情至深,亦属同气相求也。(1994年8月31日,孟蔚彦:《孟家的故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所论未及孟森为一般人熟悉的学术研究,而着眼于事功,专门评点他之于“洪宪”“抗战”等重要时事的作为以及“始终同情”共产党的关系,隐寓“瑕瑜互见”之褒贬,言近而旨幽。
孟森(1869—1938)在今人眼中的形象(或言历史位置)主要是清史大家、重量级的民国学人。不过,作为由传统士大夫脱胎而来的近代知识分子,孟森的学术研究很难脱离政治关心,他本人更直接从事过政治活动,有着丰富的政治阅历,活跃于晚清、北洋、国民政府时期这三个历史阶段,用旧之标准衡量,相当于横跨了三个朝代,可见近代中国变化的急速和剧烈。
孟森(1869-1938)
孟森为人所熟悉的政治身份大概有二,一是清末时期的江苏咨议局议员,二是民初当选的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他在北大时期的学生吴相湘为撰传记,内称:“民国二年(1913)十一月,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国会实际陷于瘫痪,孟南下上海,从此逐渐脱离政治生涯——虽然,民国五年(1916),国会议员资格仍旧维持,孟为维护国家法统也曾几次北上赴会,但自民国十二年(1923)拒绝曹锟的邀请,不参加‘贿选’而毅然南下,就完全与实际政治绝缘。”(《明清史权威孟心史》)孙家红辑录孟森在晚清、民国时期大量政法著、译作品及报刊文章,质疑早前一种流行看法,即“孟森在进入民国后,便不再关注政治,而将全部精力倾注于明清史研究”,相反,“孟森对于国家社会、政治法律、内政外交的热情,丝毫没有改变,或者说是一以贯之,或者说是有增无减”(《孟森政论文集刊》上册,中华书局2008年,前言)。
其实,不止民国前期,横跨1910-1920年代,甚至直至北大时期(1931-1938),孟森对于政治的关心和评论也没有停止过。相比于公开发表的文章,《赵凤昌藏札》中保存的孟森函札(总计七十二通,约作于1916年11月至1932年3月之间)更具私密性,议题也更加广泛、深刻,为我们理解孟森其人及与民国政治的关系提供了新资料与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