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在周兴铭院士、卢锡城院士的率领下,国防科大相继研制出“银河—Ⅱ”、“银河—III”等系列巨型机,一步步将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研制技术推向国际前沿……

与高性能计算团队一样,国防科大的每一个创新群体,无不由几代奋进者组成。作为几十年如一日的不懈追求,自主创新就是他们的名字,他们的事业,他们的历史。

“学校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办学治校的核心使命任务,使之成为党委的坚定决心、师生的自觉行动,有力推动了科研工作的创新发展。”学校政委王建伟说。

目前,学校已先后有高性能计算、基础软件技术、快速响应空间系统与技术、网络技术等8个创新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计算机硬件技术与控制系列课程、系统工程与管理系列课程、数学公共课程、物理公共基础课程、指挥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信号处理系列课程、网络工程专业等8个团队成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十一五”期间,学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等数十个奖项。

奖杯镌刻着世界瞩目的荣耀,更闪烁着中国人的智慧之光。

——由于特殊的空间环境,卫星在空间碎片碰撞、快速变轨、温度冷热变换时会产生长时间振动,严重时可能使卫星“折翼”。美国为解决哈勃望远镜的帆板振动问题,不得不让宇航员上太空维修。

在世界难题中,中国科学家从不缺席。二胡调弦定音的原理,给了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教授李东旭奇妙的灵感,她率领课题组攻克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研制出一种能有效解决卫星太阳能帆板振动问题的装置,为我国提高大型航天器姿态指向精度和稳定度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20世纪90年代,对于大口径、高精度、复杂面形的光学零件,我国没有制造能力,许多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受困于此。国防科大精密工程团队在李圣怡教授、戴一帆教授带领下展开攻关。他们没有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而是跳过国际上一、二代光学零件的制造加工技术,直接瞄准基于可控柔体制造的第三代光学加工方法。

5年研究,我国光学自动化加工装备达到纳米精度的世界先进水平,成为继美国、德国之后又一个掌握离子束、磁流变两种制造加工高精度光学零件技术的国家。今天,他们又启动了新一轮的技术升级……

国防科大位于古城长沙。这里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也是湖湘文化的发源地。

在以敢为人先著称的土地上,科大人用他们的实践阐释了这样一个道理:高技术领域的竞争中,不超越就是落后,而一项创新的实现,仅仅意味着另一项创新的开始。


周兴铭 可能工作过的组织/机构/部门/团队:


周兴铭 可能工作过的同事:

粤ICP备17091748号-1
剧本杀复盘 剧本杀复盘 红酒 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