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
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外国哲学博士,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文化外交、国际政治传播、全球传播、国家形象、软权力和学术话语体系等。发表论文《在“理论”与“经验”之间——对中国传播研究二元路径的再思考》《大众传播下的国家身份建构》等5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论海德格尔的现代性批判》《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等16部。主持或参与项目“中国国际传播学术话语体系建构研究”等7项。
一、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文章:
中文:
1. 在‘理论’与‘经验’之间——对中国传播研究二元路径的再思考。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9期,33-39页。
2. 论美国主流报业的媒介保守主义偏向——基于《纽约时报》与《华尔街日报》对“占领华尔街”运动报道的文本分析。国际新闻界,2012年第8期,43-49页。
3. 大众传播下的国家身份建构。现代传播,2007年第4期,141-143页。
4. 国家资源软权力化的路径分析——一个传播学的视角并以美国为例。现代传播,2011年第8期,45-48页。
5. 对新闻事实的一种建构主义解读——兼对客观性新闻报道辩正。现代传播,2014年第11期,55-59页。
6. 当代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方法论现状及未来发展。现代传播,2017年第1期,159-160页。
7. 试论国际传播在国家树立国际威望中的作用。国际论坛,2005年第1期,1-5页。
8. 再论国际话语权及其提升路径。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2014年第00期,199-212页。
9. 国际政治的文化建构——对建构主义方法论的一种解读。东南学术,2006年第4期,63-67页。
10. 网络传播的对话精神。人文杂志,2007年第2期,188-191页。
11. 文化软权力化的一种传播学解读。人文杂志,2008年第4期,175-178页。
12. 软实力的实现与中国对外传播战略。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第7期,54-58页。
13. 试论人类交流发生和早期发展的基本逻辑。厦门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3期,67-72页。
14. 文化软权力化与中国对外传播战略。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105-107页。
15. 谣言、流言和传说——人类意义生产中的三种非常传播形态。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115-119页。
16. 互联网时代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发展态势——基于传媒公共性的考察。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113-116页。
17. 新世界主义: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新理念。新视野,2018年第1期,123-128页。
18. 活动论:政治传播研究新视角——评荆学民教授所著《政治传播活动论》。政治学研究,2015年第3期,123-125页。
19. 本质主义与建构主义:国家形象研究的方法论反思。新视野,2015年第6期,124-128页。
20. 从权力话语到话语权力——兼对福柯话语理论的一种哲学批判。新视野,2017年第2期,108-113页。
21. 新世界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观基础。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108-113页。
二、专著:
1. 专著《论海德格尔的现代性批判》,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2. 专著《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3. 专著《国际政治传播:控制与效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4. 专著《中国国家形象——一种建构主义的解读》,新华出版社2011年出版。
5. 专著《全球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2010年出版。
6. 教材《国际传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
三、科研项目:
负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15AXW008:“中国国际传播学术话语体系建构研究”)、负责主持并完成省部级课题2项、参与完成国家级重大课题3项和国家重点课题1项。
四、奖励荣誉:
1. 教育部第四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06年);
2. 全国新闻学会首届青年学者优秀学术成果奖(2012年);
3. 中国传媒大学第十届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2012);
4. 中国传媒大学第十二届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2016);
5. 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十佳百优”理论人才(2013年)。
1.团队简介 带头人李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仪器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西重点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带头人,广西工程研究中心创新团队“自动检测技术与仪器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先后获得“自治区突出贡献科技人员”、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广西优秀专家”、“八桂名师”和“自治区先进工作者”等称号。主持或作为主要成员完成国防科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区自然科学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