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 Beilharz:《解读鲍曼的社会理论》(郇建立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2期。
郇建立:《现代性的悲哀》,《二十一世纪》2003年第2期。
郇建立:《科层制:无法走出的牢笼》,《博览群书》2002年第9期。
郇建立:《国家政策对农村贫困的影响》,《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郇建立:《不确定性与安全感的丧失——鲍曼眼中的“后现代性及其缺憾”》,《博览群书》2001年第11期。
郇建立:《从立法者到阐释者》,《读书》2001年第9期。
郇建立:《无奈的境地——当代中国农村贫困的社会学分析》,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硕士学位论文,2000年。
科研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健康社会学的理论视角与核心议题研究》(19BSH011),主持,正在进行。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慢性病的社区干预:美国经验对中国的启示》(FRF-BR-17-003A),主持,已完成。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农村慢性病人的社会适应与生存策略研究》(11CSH072),主持,已完成。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慢性病干预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FRF-BR-12-018),主持,已完成。
世界宣明会委托项目《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儿童为本区域发展项目”中期评估》(2011),卫生项目评估组组长,已完成。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贫困社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研究:基于主体性的视角》(FRF-BR-09-017A),主持,已完成。
北京科技大学科研基金项目《生活世界的声音:冀南村民患病经历研究》(2008),主持,已完成。
哈佛大学-清华大学合作项目《迁移和中国乡村人口的健康与福利》(2006),参与(景军主持),已完成。
北京科技大学科研基金项目《鲍曼的社会理论研究》(2006),主持,已完成。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长江三角洲城乡居民生活史研究》(96ASH016),参与(沈关宝主持),已完成。
成果及荣誉:
2019年,指导的学生论文《“老漂族”的社会融入研究——基于京沪两所高校周边社区老人的调查》先后获得北京科技大学“摇篮杯”一等奖和“第十一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三等奖。
2018年,主讲课程《健康社会学》被授予“北京科技大学研究型教学示范课”。
2017年,获北京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2016年,获“北京科技大学先进工作者”称号。
2015年,《大众流行病学与乳腺癌的起源——基于于娟“癌症日记”的分析》被评为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5年年会优秀论文。
2015年,主讲课程《社区概论》被授予“北京科技大学研究型教学示范课”。
2015年,获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科研成果奖(一等奖)(2014年度)。
2014年,获“北京科技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2013年度)。
2014年,指导的国家级本科生创新项目《北京高校现行小学期的机遇与挑战——小学期实行模式与大学生的认可程度》通过学校验收,并获一等奖。
2011年,获北京科技大学第十二届“我爱我师——我心目中最优秀的老师”(专业课)称号。
2011年,指导的学生创新项目《乡村医生的困境与出路——基于河南省乔端镇的实地调查》获首都“挑战杯”一等奖、“海峡两岸大学生精英论坛”一等奖。
2010年,指导的学生创新项目《丈夫外出打工对留守妇女社会角色的影响——以山西省万荣县薛吉村为例》获首都“挑战杯”二等奖。
2009年,获“首都高校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8年,获北京科技大学“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8年,获北京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6年,获北京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类一等奖”。
2005年,获北京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著作类一等奖”。
兼任社会职务:
中国社会学会理事、北京社会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农民工教育促进会理事、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医学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开设课程:
本科生:西方社会学理论;健康社会学;社区分析;社会工作评估
研究生:健康社会学;社会工作评估;文献综述与论文写作
美国科学院士Peter Vitousek等指导实验室青年博士的田间试验。
2015年年底,中科院水利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在参评的地学领域4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中以“良好”成绩顺利通过科技部评估,此轮5年周期,重点实验室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发表SCI论文499篇,授权发明专利7项。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重点实验室强有力的人才队伍。
“作为地处西部远离城市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北上广等发达地区相比,人才引进的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存在明显差距。为破解这一发展难题,5年来,重点实验室利用科教融合优势,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创新青年人才成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