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李清如
李葆华和夫人在家中
1978年元旦前一天,时任财政部部长张劲夫到中央党校去见正在那里学习的李葆华,征求调他去银行工作的意见。李葆华的回答只有八个字:“服从组织,没有意见。”
1月15日,时年69岁的李葆华被任命为中国人民银行党组书记、行长,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五任人民银行行长。
经历丰富 历任数职
1909年10月,李葆华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作为革命先烈李大钊的长子,他从小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熏陶,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1925年,年仅16 岁的李葆华在父亲李大钊的引导和影响下,走上了革命道路。1927年4月,李大钊被害,李葆华在进步人士的帮助下到日本,进入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并于1931年6月在日本东京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东京特别支部书记。
新中国成立后,李葆华担任水利部和水利电力部党组书记、副部长。1962年2月后,历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贵州省委第二书记、贵州省革委会副主任等职。
推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1978年,对中国历史进程影响深远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李葆华在此时上任人民银行行长一职,自然也担负起人民银行和金融改革的使命。
首先,李葆华认真规划金融业发展蓝图,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金融业的恢复和改革工作。1980 年1 月,李葆华主持召开人民银行全国分行行长会议,研讨金融体制改革方案,推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展开。
在他的推动下,我国专业银行从人民银行分离出来。之后,又恢复了国内保险业务,重新建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各地还相继组建了信托投资公司和城市信用合作社,出现了金融机构多元化和金融业务多样化的局面。此外,在李葆华的努力下,我国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的合法地位,人民银行开始代表国家参与国际金融事务,与国际金融界的交往日益增多,如李葆华率团对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进行了友好访问,这些开拓性的工作对于我国现代金融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重视培养金融人才
在中国金融改革初期,金融领域专业人才的匮乏成为行业发展的瓶颈。为解决改革开放初银行干部短缺问题,李葆华首先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拨乱反正,对大批干部落实政策,把银行的骨干解放出来。
1981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研究生部在北京海淀五道口成立。在新生开学典礼上,李葆华亲临学校,祝贺并鼓励第一批学子努力学习,早日成为中国金融业的栋梁之才。至今30多年来,从这里先后走出了成千上万名的硕士和博士,遍布中国金融业,“五道口”也被喻为我国金融管理干部的“摇篮”。
1982年,李葆华从人民银行行长岗位退居二线,任中国钱币学会名誉理事长,并当选为十二届、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在2004年,李葆华曾两次接受本刊的专访,并成为封面人物。当时已95岁高龄的他,依然关注着国内外大事,对创刊不满两年的《中国金融家》杂志,李葆华提出“要有国际视野”的殷切希望。然而,谁也不曾想到,那次采访,竟成了我们与李葆华的最后告别。2005年2月19日,李葆华在北京逝世,留给人们无尽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