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如春教授作《保持创造可能性的能力》的专题讲座
分享智慧,启迪人生。6月17日,广东财经大学与华邦控股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携手拓岗稳就业。广东财经大学客座教授、华邦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苏如春作专题讲座:保持创造可能性的能力,从“用变化的眼光看待经济形势”“用动态的思维看待职业发展”“保持终身学习的能力”三个方面与学子们分享交流,希望学子们在新形势下,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在实践中成长、成才。
原文:
保持创造可能性的能力
——在广东财经大学客座教授专题讲座上的分享
广东财经大学客座教授、华邦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 苏如春2022年6月17日
讲座现场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郑贤操书记和各位同学能给我这样一个机会,来到象牙塔向年轻的你们学习。在走进教室之前,我在你们的校园转了转,看见同学们在绿茵场上奔跑,看到了新建的图书馆大楼像一摞厚厚的书,切实感受到了青春的气息、求知的氛围,感受到了你们的校训“厚德励学,笃行拓新”。走在路上我一直在感慨,能在花样年华就读于这样一所大学,这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而这份幸运,恰好属于在座的每一个年轻的你。感谢郑贤操书记的重视与认可,促成广东财经大学与华邦控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热切期待未来校企携手,深化合作,共同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新路径。
我不由得想起了我们上学那会,学校的条件与今天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但我们那一代人与你们一样,也拥有飞扬的青春、远大的抱负和想要去实现的梦想。抚今追昔,也正是一代代人为了自身的梦想接力奋斗,才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才有了你们今天引以为豪的条件。所以,奋斗的接力棒最终还是要传到你们手上,你们将走出校园,站在上一代人的肩膀上继续奋斗、实现梦想。我想,在这样一个时刻,你们当中很多人也许并不感到轻松。毕业是结束也是开始,而今年全国有1076万高校毕业生,无论是总量还是增量,都是历年最高,宏观的就业压力会传导到微观的个体,你们当中也许会感到困惑,如何认识这个变化的世界?如何走好自己的人生?今天,作为一个过来人、老大哥,作为一个在市场一线打拼了几十年的企业家,我来与大家分享几点我的心得体会。
一、用变化的眼光看待经济形势
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体现在经济发展中,更是如此。经济发展有周期,市场有波动,这是市场经济万古不易的规律。因此,我们理解当前的经济形势,也要用变化的眼光来看待。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了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最近由于疫情反复和外部环境变化又出现了新的下行压力和超预期影响。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来把握。
一是疫情影响。今年以来,吉林、上海、北京等地疫情反复,给供应链、进出口、消费等产生了比较大的冲击。现在,国家要求“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现在,各地疫情都已经基本得到控制,疫情对经济的冲击相应减弱,相信经济形势会逐步好起来。
二是外部环境变化。同学们如果经常关心经济政策就会发现,这些年来国家一直在提“安全发展”,要求把安全贯穿到发展的各个环节。为什么如此强调安全?这是因为,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需要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在国际经济学界,有一个不成文的“60%理论”,即当一个国家的GDP达到美国的60%时,美国就会打压挑战者。现在,中国的GDP已经占到美国的接近80%,因此美国转而奉行遏制中国的政策。2018年开始打贸易战的时候,你们可能还刚刚走进大学校园。除了挥舞关税大棒,美国还通过芯片断供、拉拢盟友、分流中国供应链、采取“小院高墙”策略等方式,继续打压中国发展。这是我国外部发展环境发生的最大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各方面、各行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是整个经济社会转向高质量发展。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高质量发展,表明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大势上看,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正在完成一次整体的转型,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从追求规模扩张到追求规模扩张和质量效益并重。这会带来的一个客观结果,就是经济增速会回到一个理性的区间。
从这样三个维度的变化,可以把握今天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疫情冲击和外部环境变化可以理解为外因,而转向高质量发展、实现转型升级,则是内因。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于是推动形成了我们今天所面临的经济周期。目前来看,各地疫情大体得到控制,今年中国经济已经度过了最低点,5月份的经济数据已经出现了边际改善,高质量发展的大趋势仍然在起主导作用。
用变化的眼光看待经济发展,我们就能理解中国经济发展受到各种内外因的共同作用,就能理解大学生就业在今年这个特殊年份的特殊之难。但正如哲人所说,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