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王守竞的离开

1930年12月,原国民政府教育部长蒋梦麟被任命为北大校长,北大结束了先期动荡不安的时代,迎来了稳定发展时期。

翌年7月,北大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简称中基会)合作,设立“合作研究特款”,规定自1931年开始,到1935年,每年双方各出20万元,用于设立北大研究教授、扩展北大图书仪器及相关设备、助学金与奖学金,以提升北大教学与科研水准。第一批聘任的研究教授,理学院有冯祖荀、丁文江、王守竞、曾昭抡、刘树杞、李四光、葛利普、许骧、汪敬熙9人。1934年因受经济不景气影响,中基会经费入不敷出,决定当年度资助北大经费缩减为10万元,但北大20万元照旧。当年教育部视察北大后,极为称赏北大理学院办理成绩,“近年以来,该校对于校务,颇多整顿,如院系之整理,专职教授之增聘,图书仪器之增加……均属成绩之表现,理学院学风尤多进步,良用嘉慰”。与此同时,蒋梦麟大刀阔斧对北大进行整顿,解聘一些不很称职的教员。他曾对院系负责人说,解聘老人的丑事“由我来做”,聘请新人的全权“由你来做”。

正是在此背景下,北大物理系也开始了新陈代谢的更换,老一辈教育工作者先后离开。张贻惠、文元模1930年离开,夏元瑮1931年夏离开,接替夏元瑮是年青的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王守竞。王守竞是北大物理系历史上第一位有重要科研成就的教授和系主任,吴大猷很是推崇他在量子力学方面的研究,认为他在美国期间发表的三篇论文都是非常重要而出色的成果,“量子力学一发展出来,他就坐上了头一列火车”。1928年获博士学位的王守竞,翌年回国任浙大物理系教授、系主任。1931年,他应邀接任北大物理系主任,开始整顿系务,创设光谱实验室,奠定后来光谱学研究的实验设备基础。他讲授理论力学、量子力学等课程,使物理学课程进一步现代化。非常可惜,1933年夏,王守竞要为国家建设做贡献,研制飞机发动机,离开北大任职国民政府兵工署。对于王守竞离开物理学界,最终将后半辈子浪费了,吴大猷很是惋惜。

王守竞的离开,使北大物理系的发展再次陷入困境,系里只有副教授龙际云、讲师张珮瑚和几个青年教师。在蒋梦麟与理学院院长刘树杞寻觅物理系的领军人物过程中,饶毓泰这位一手创建南开大学物理系,并有很好科研成就的人才进入了他们的视野。

4.“自寻苦恼”, 42岁的饶毓泰走进北大物理系

1891年12月出生于江西临川(现属抚州市)的饶毓泰,1908年在上海入中国新公学,与胡适、朱经农等交好。1913年以江西公费留美,初入加州大学,后转入芝加哥大学,1917年获物理系学士学位。次年,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再转入耶鲁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1922年6月,获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相关低压电弧的电子发射速率的实验研究,导师为K. T. 康普顿。留学期间,饶毓泰学习甚用力,深为胡适、朱经农、罗家伦等称许,对其在物理学上发展很是看好,有“将来之大科学家也”,“读书猛进,必成数理专家”等期待云云。1922年8月,饶毓泰回国担任南开大学教授,创建南开大学物理系,讲授普通物理学、力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等课程,培养了吴大猷、吴大任、江泽涵、申又振、陈省身、郑华炽等一批数理才俊。

到1929年,饶毓泰在南开物理系辛苦耕耘七年,援例可以休假或外出进修。也许是有感于回国七年专注于南开物理系的发展,而在学术研究上未能有所作为,于是申请获得中基会甲种补助金国币3000元,前往世界科学中心德国访问研究。访学期间,饶毓泰先后在莱比锡大学、波茨坦大学天文物理实验室工作,专门从事原子光谱在电场下的斯塔克效应研究,发表论文多篇,有力地支持了海森堡的量子力学微扰理论,开创了中国光谱学研究的先河。1932年8月,饶毓泰回国,可能是出于对科研工作的喜好,没有回南开大学,而是专任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他回国时顺带给研究院从英国购买了摄谱仪和真空光谱仪。在这里,他继续从事在德国开启的光谱、斯塔克效应研究。正是在这个位置上,他收到了蒋梦麟的邀请。

1933年的饶毓泰42岁,正处于年富力强阶段。南开物理系的创建与发展显示了他的教育行政能力,1929-1932年三年德国访学所取得的成就,也使他完全超越他那一代博士回国者回国后基本不从事科学研究的境况,继续在物理学的学术前沿跋涉。也就是说,此时的饶毓泰不仅有教育行政能力,也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完全可以将过去仅有教学而没有科研的北大物理系带上教育与科研共同发展的正道上。饶毓泰出任北大物理系主任的具体过程,因资料所限,不得而知。但一封1933年8月27日,饶毓泰致北平研究院具体负责人、副院长李书华的信函,可以透露出些许信息:


王守竞 可能工作过的组织/机构/部门/团队:


王守竞 可能工作过的同事:

粤ICP备17091748号-1
剧本杀复盘 剧本杀复盘 红酒 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