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猷曾说,北大物理系
1933年改组后才开始培养出人才:
“北京大学真正开始做些研究工作,训练出来几个学生,也是在1934年之后,……从这个时候起首,北京大学才可以说有一个现代化的物理系。北京大学可以说是最早有物理系的大学,1930年代以后,这个物理系成为中国物理的中心之一。”
北大物理系这个转折性的改变,
饶毓泰在其中起了关键性作用。
1.重建高水准的教授队伍
饶毓泰1933年10月就任北大物理系主任后,首先是人才的聘请与教师队伍的重建。同年随饶毓泰到北大的有朱物华、周同庆、张宗蠡。1902年1月生于江苏扬州的朱物华,1926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中山大学、唐山交通大学任教。1933年来北大任教授,翌年任研究教授,直到抗战胜利后回母校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电子学科与水声学科奠基人之一,1955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中国光谱学奠基人之一周同庆,1907年12月生于江苏昆山,1929年清华毕业留美,1932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指导老师与饶毓泰一样为K. T. 康普顿〔据蒋百川先生《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周同庆的命运交错》(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2016年6月18日)言,康普顿于1930年离开普林斯顿,周同庆的导师实际上为Henry D. Smyth〕。1933年历访英国、德国和苏联回国,应聘北大任教授。1936年离开到中央大学任物理系主任,1955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生平不详的张宗蠡是严济慈内弟,来校任教授,1936年离开到四川大学,主要从事光谱学研究。
1934年,饶毓泰在南开的得意门生吴大猷来校任教授。1907年9月生于广东番禺的吴大猷,1925年入南开大学矿科,矿科后停办转入物理系,随饶毓泰读大学物理、电磁学、近代物理、高等力学、光学、气体运动论、高等电磁学等,“近代物理”一课使他“开了物理的窍和兴趣”。大学四年,使吴大猷“不仅真的明白了求知的意义,也提高了求知的兴趣”,并立下从事科学研究,“得列著作之林”的誓愿,对前途充满希冀:“那一段时间我从未经过真正的考验,不知自己知识和能力的限度,以为前途像地毯一样,一推就会自动展开。”1931年经饶毓泰与叶企孙的荐举,获中基会乙种研究奖助金留美。1933年获得密西根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预言了超铀元素的原子光谱,从而开启寻找超铀元素研究的大幕。翌年应饶毓泰的召唤,来到了北大。吴大猷对北大物理系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在物理学上的贡献也是多方位的。
1936年,饶毓泰南开大学门生、拉曼光谱学家郑华炽也从中央大学转来北大任教。郑华炽1903年生于广东中山,1928年南开毕业后留学德国,先后在德国柏林工科大学、哥廷根大学、慕尼黑大学、奥地利格拉芝工业大学学习,1934年获工学博士学位。并在法国蒙彼利埃大学和巴黎大学从事光谱学研究。1935年回国任教中央大学,次年转北大,直到1952年院系调整到北京师范大学,期间曾担任西南联大物理系主任、代理教务长,北大教务长等。
这些新任教授(或研究教授)朱物华、周同庆、张宗蠡、吴大猷、郑华炽等,除生平不详的张宗蠡外,都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都展现出非常高的学术研究水平;更为重要的是,除朱物华外,他们与饶毓泰一样,都有共同的研究领域即光谱学。可见,这不仅是一个高水准的教授队伍,而且有比较特出的研究水平与研究领域。当时,系里还有副教授龙际云、张珮瑚,助教赵广增;饶毓泰并从毕业生中选择优秀学生沈寿春、江安才、薛琴访等做助教,不仅使师资队伍增加,更使老中青形成了梯队。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2008年
2. 他是“不作公共关系”的人,却受尊敬
饶毓泰进入北大后,在教授治校的北大可谓如鱼得水,1936年7月兼任理学院院长、理科研究所主任。还先后出任图书馆委员会(委员长傅斯年)、仪器委员会(委员长张景钺)、出版委员会(委员长曾昭抡)、学生生活辅导委员会(委员长樊际昌)委员等。
当然,作为一个大学系科,重要的日常事务是教学与人才培养。北大物理系课程,经二十来年的发展,到饶毓泰时期已经比较完备。1934-1936年课程,本科包括普通物理及实验、力学、电磁学及实验、应用电学及实验、应用光学、物理光学、光学实验、分子运动及热力学、无线电及实验、近代物理及实验。研究生课程包括理论力学(内容为分析力学,侧重原子及分子结构上的应用)、数学物理(傅氏级数与傅氏积分、偏微分方程、张量和相对论、群论和量子力学)、量子力学1(基本原理、氢原子、微扰论、多电子问题及氢分子)、量子力学2(复杂原子能级计算与斯塔克效应,多原子分子之振动、转动、电子能级及其光谱,拉曼效应,碰撞理论,核衰变和蜕变等)、量子力学3(狄拉克电子论等)、电动力学、电光学和磁光学、原子光谱、分子光谱、高等电路原理、气体导电、拉曼效应及分子构造。可见,这个课程体系特别是研究生课程已经充分反映当时物理学发展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