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吴福元, 2013. 山体古高度重建. 固体地球科学研究方法. 丁仲礼主编,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72–178.

[14] 吴福元, 2010. 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什么时候形成的?10000个科学难题 (地球科学卷), 科学出版社, 352–354.

[13] 吴福元, 2010. 为什么在太阳系中只有地球才有花岗岩?10000个科学难题 (地球科学卷), 科学出版社, 355–357.

[12] 吴福元, 2010. 稳定的克拉通为什么会被破坏?10000个科学难题 (地球科学卷), 科学出版社, 358–360.

[11] 吴福元, 郭正堂, 2010. 青藏高原隆升能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吗?10000个科学难题 (地球科学卷), 科学出版社, 466–468.

[10] 吴福元, 杨进辉, 储著银, 谢烈文, 杨岳衡, 李秋立, 2007. 大陆岩石圈地幔定年. 地学前缘, 14: 76-86.

[9] 吴福元, 杨进辉, 柳小明, 2005. 辽东半岛中生代花岗质岩浆作用的年代学格架. 高校地质学报, 11: 305-317.

[8] 吴福元, 葛文春, 孙德有, 郭春丽, 2003. 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地学前缘, 10(3): 51-60.

[7] 吴福元, 张兴洲, 马志红, 孙德有, 2003. 吉林省中部红帘石硅质岩的特征及其意义. 地质通报, 22: 391-396.

[6] 吴福元, 葛文春, 孙德有, 2002. 埃达克岩的概念、识别标志及其地质意义. 见: 花岗岩研究思维与方法. 肖庆辉、邓晋福、马大铨主编, 地质出版社, 172-191.

[5] 吴福元, 孙德有, 张广良, 任向文, 2000. 论燕山运动的深部地球动力学本质. 高校地质学报, 6: 379-388.

[4] 吴福元, 1999. 大陆地壳的形成时间与增生机制. 见: 化学地球动力学, 郑永飞主编, 科学出版社, 224-261.

[3] 吴福元, 孙德有, 林强, 1999. 东北地区显生宙花岗岩成因与地壳增生. 岩石学报, 15: 181-189.

[2] 吴福元, 孙德有, 1999. 中国东部中生代岩浆作用与岩石圈减薄.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29: 313-318.

[1] 吴福元, 1998. 壳幔物质交换的岩浆岩石学研究. 地学前缘, 5(3): 95-103.


吴福元 可能工作过的组织/机构/部门/团队:


吴福元 可能工作过的同事:

粤ICP备17091748号-1
剧本杀复盘 剧本杀复盘 红酒 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