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岱翰教授出生于广东汕头的一个医学世家,受家庭熏陶立志从医,1961年考入广州中医学院医疗系,1966年毕业在县级医院急诊科和内科临床锻炼。1968年,分配至位于东莞的广东省泗安医院,作为该院的第一个中医师,周氏遂购置百草柜,开设中医科,达八年之久,病者虽多为外感内伤小恙,亦不乏癌瘤大症,基层的医疗实践锻炼了扎实的临床功底,中医技能从初露锋芒到游刃有余。基层患者缺医少药之苦和因此激发的更大求知欲望,促使周岱翰努力钻研包括肿瘤病在内的多种疾病的诊治方法。许多鼻咽癌颈部转移患者,经过放射治疗后皮肤溃烂,痛苦不堪,应用清热解毒等法常获疗效;曾尝试用清热凉血类中药治疗白血病疗效满意,在小医院有了大名声。但对于癌症的邪毒嚣张和虚实错杂,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遂从历代文献医案中学习中药抗癌的方药,验之临床确有疗效,于是对中医药防治肿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76年,周岱翰教授因广东省继承名老中医经验需要而调入广州中医学院方剂教研室。中药方剂教研组主任是周子容名老中医,他行医近五十年,教学二十余年,家学渊源,其父、叔都是较有名望的中医,早年学医于广州吕楚白等名医,毕业于广州光双中医学校。周子容熟读医典,不泥古,不废今,对朱丹溪、李东垣、雷少逸的著作颇有心得。岭南名医周子容,名老中医关济民医学造诣精深,临床技巧娴熟,大大促进了周氏的学术思想发展。有感于乡间治癌乏术的悯怀和求知的驱使,周岱翰遂立志从事中医治癌研究,他翻遍学校图书馆的中医药治癌文献,刻苦钻研中医原著,发表了若干中医治疗肿瘤的早期重要学术文章。1978年开始在大学筹建肿瘤研究室并在附属医院开设肿瘤专科门诊,是我国较早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科研、医疗机构。1987年在一附院创建肿瘤科病房,至2009年肿瘤专科已发展成为拥有4个肿瘤病区,约160张床位的岭南地区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基地。2013年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

在四十年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周教授对中医肿瘤学科发展颇有建树,是新中国成立后较早从事中医药治癌、中西医结合抗肿瘤临床探讨和开设中医肿瘤学课程的学者之一。平素勤于耕耘,潜心发皇古义,重视中医四诊。对《难经》经文“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深有体会,秉承整体观念,“有诸内必形诸外”,首重望诊,辨“有神”、“无神”。晚期肿瘤病人,悲观失望,常可见神志淡漠,精神颓废;若病已至极晚期,循衣摸床,两手撮空,两目呆视,是神气将绝的先兆。认为望舌在望诊中十分重要,推崇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质可辨脏腑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的学术观点。切诊首重脉诊,肿瘤临床常见的有沉、细、弱、弦、浮、滑、数、涩、促、结、代脉等。如肿瘤病人见到弦滑数或弦数脉时,则常常表示病邪猖獗,病情恶化。手术后,根治性放疗后的患者,原发病灶已经切除或消失,邪毒已去,理应脉来平和或只显气血亏虚的沉细脉,如患者出现滑脉、弦数、细数时,警惕是否余邪未净,此时若有低热,消瘦等表现,则有肿瘤复发转移之可能。周教授在实践中总结了肿瘤四诊规律,丰富了中医肿瘤学的四诊内涵,为诊断与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

周教授耽嗜典籍,学验俱丰,指出:肿瘤辨证施治规范的形成始于《伤寒杂病论》,其六经、八法是现代中医治疗的绳墨,肿瘤的辨证论治应遵循仲师“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发展拓宽温病学说的学术内涵,首先提出放射线属中医“火邪”、“热毒”,辨证归属温病范畴。周教授推崇大医孙思邈“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的学术观点,擅长治疗肝癌、肺癌、大肠癌等晚期恶性肿瘤,治肝癌强调健脾养肝,软坚消癥。推崇王旭高《西溪书屋夜话录》中的“治肝三十六法”。治肺癌首重益气养阴、解毒除痰,提出支气管肺癌的认病辨证不离“痰、瘀、毒、虚”四字。对中晚期肺癌患者,尤强调“痰”、“虚”两字,认为处于这一特定阶段肺癌的病理特征是以“虚”为本,以“痰”为标,虚实夹杂。治大肠癌强调“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和”的治疗方法,以《金匮要略》下瘀血汤等古方化裁,验案良多。

1977年,周岱翰教授在《新中医》杂志发表《恶性肿瘤的中医药认识及治疗》一文,认识到肿瘤是邪毒积聚,毒发五脏,虚实夹杂的全身性疾病,多属“癥瘕”、“积聚”等范畴。1984年,在《新中医》发表《支气管肺癌的中医药治疗》,阐明肺癌的病因病机、病位、临床证型。先后发表80余篇论文及出版了《常用抗肿瘤中草药》、《癌症的中医饮食调养》、《肿瘤治验集要》、《中医肿瘤食疗学》、《临床中医肿瘤学》、《中医肿瘤学》等专著。在其论文及著作中,周岱翰教授系统论述了中医肿瘤学的学术体系与内涵,在岭南地区构建了科学的中医肿瘤学术体系。

对《易经》“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深有体会,指出中医肿瘤学术体系必须在继承中创新,提出“带瘤生存”的观念,建立中医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探索如何建


周岱翰 可能工作过的组织/机构/部门/团队:

世中联癌症姑息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   世界中联文献与流派专业委员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专委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肿瘤分会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肿瘤医学分会   中山医科大学   分子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   南方中医肿瘤联盟   国务院   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工作室   广东中医肿瘤委员会   广东中医肿瘤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   广东中医药研究促进会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委会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委会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肿瘤委员会   广东省泗安医院   广东省科技厅   广东省细胞生物工程学会   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   广东省肿瘤防治与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   广州中医学院医疗系   广州中医学院方剂教研室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肿瘤科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   广州中医药大学肿瘤研究所   广州中医药大学肿瘤研究所办公室   广州光双中医学校   广州市卫生局   广州市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   广州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   教育部   方剂教研组   湖北中医学院   皇家黑尔本理工大学中医部   第一军医大学   肿瘤研究中心   西溪书屋   香港医院管理局  

周岱翰 可能工作过的同事:

粤ICP备17091748号-1
剧本杀复盘 剧本杀复盘 红酒 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