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刚科研概览
一、出版个人著作
1、《中国礼仪制度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废墟上的家园》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3、《六合一统》 长春人民出版社,台湾联经出版社
后出修订本《千秋兴亡·秦》,长春出版社 再出插图本《六合一统——中华帝国的崛起》,2005年1月
又出新版《大秦王朝》等
4、《故宫——凝固的皇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4月
5、《东塾读书记(外一种)》(古籍整理) 三联书店,香港三联
二、发表博物馆学论文
1、博物馆与中国近代以来公共意识的拓展 《复旦学报》1999年3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99年8期转载
2、博物馆的“公共空间” 《文汇报》1999年7月24日“学林”版
3、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博物馆事业 《文化遗产研究集刊》第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5月
4、博物馆与中国现代化 《中国文物报》2001年8月12日
5、“博物馆文化”的再认识 《中国文物报》2002年10月18日
6、中心与边缘:中国博物馆文化一瞥 《粤海风》2002年第6期
7、高校博物馆学的学科特点与发展对策 《中国文物报》2002年12月13日
8、创建文博硕士专业学位教育 《中国文物报》2003年2月21日
9、博物馆发展的新方向:功能、类型和管理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营——中国实践与理论进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10、“朋友”意识与博物馆工作的方法 《中国文物报》2003年5月16日
11、博物馆管理基础与提升策略 《南通博物苑苑刊》2006年第1期
12、展示与服务:博物馆职能的新认识 《中国文物报》2006年3月17日
13、博物馆的非营利性及营销战略 《中国文物报》2006年5月12日
14、构建博物馆的本体意识 《中国文物报》2006年7月14日
15、双重视野中的博物馆管理 《江南论坛》2006年第3期
16、社会和文化视野中的博物馆收藏 《国际博物馆》2007年第4期
三、发表有关文化遗产论文
1、文化遗产:新意识与新课题 《复旦学报》97年4期 ※《新华文摘》97年第11
期摘要
2、文化遗产保护的环境意识 《文汇报》1999年6月12日“学林”版
3、保护世界遗产:思想与行动 《文化遗产研究集刊》第1辑
4、地震与人类文化 《文汇报》2000年10月5日“学林”版
5、复旦大学藏高山族文物整理札记 《文化遗产研究集刊》第1辑
6、环境权与公共遗产保护 《中国文物报》2001年9月21日
7、试谈“遗产”概念及相关观念的变化 《文化遗产研究集刊》第2辑
8、韩国文化遗产法制建设的历史考察 《文化遗产研究集刊》第2辑,第2作者
9、“全方位”的遗产保护 《社会科学报》2002年2月7日
10、台湾高山族文化:复旦的收藏 《文物天地》2002年第6期
11定位于“文化遗产”的研究 《中国文物报》2002年11月1日
12、隶书探源 《中日书法研究中心论文集》2002年
(日本)《书学》2003年第5期
13、无形遗产:话语背后的思想脉络 《中国文物报》2003年6月6日
14、将文化遗产教育尽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文化遗产研究集刊》第3辑
15、回眸2001年 《文化遗产研究集刊》第3辑
16、“无形遗产”,迟来的关怀 《社会科学报》2003年7月31日
17、文化遗产研究和“文化遗产学” 《中国文物报》2003年9月12日
18、探寻切合于文博工作的“遗产”概念 《中国文物报》2003年3月28日
19、管理与伦理:公共性遗产事业的一个新视点 《中国文物报》2003年12月5日
20、环境艺术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中国文物报》2004年3月5日
21、中国古村落与文化遗产的保护 (日本)《书学》2004年第5、6期
《中日书法研究中心论文集》2003年
22、从环境艺术看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世界遗产论坛-明清皇家陵寝专辑》,科学
出版社2004年6月
23、宗族祠堂的产生演变及现实境遇 (日本)《书学》2005年第5、6期
《中日书法研究中心论文集》2005年
24、文化遗产科学的学科建设及其“对象”问题 《中国文物报》2006年8月18日
25、“遗产”的概念系统及遗产与城市互动的若干问题 《世界遗产论坛(二)——世
界遗产与城市发展之互动》,科学出版社2006年
26、文化遗产保护视域中的儒家文化 《齐鲁文化研究》第5辑,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
四、1990年以来发表思想文化史、礼学史等方面论文
1、礼俗与中国文化 《复旦学报》90年第3期 ※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
90年第3期、《高校学报文摘》90年第5期转载。
2、中国文化人类学发展的构想 《文汇报》91年3月20日“学林”版
※《新华文摘》91年第6期摘要
收入《中华学林名家文萃》,文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