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宝忠记得那时候“几乎天天晚上都会讨论、吵架”。后来意见不合的创始人渐渐离开。终于有一天,贴在706号房间外的宣传口号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声音和梦想”,变成了“探索生活更多可能”。

如今,出租屋里已经举办了超过2000场活动,5万人走进过这个空间。钱理群、秦晖、张鸣、刘瑜、许知远等人都曾在这里出现。

本来,邬方荣只是打算给那些听讲座太晚没法回家的人们,提供一些打地铺用的铺盖。后来,来的人越来越多,他干脆就把上下铺放进了卧室。

不足1米宽的床把卧室挤得满满当当,甚至没有太多地方可以放书桌。邹盟有时候只能蜷缩在床上支起简易书桌,“坐得时间长了腰酸背疼”。但邬方荣还是认为,空间里可以装下不少东西。

他把住宿项目命名为“生活实验室”。“为了培养住客公共生活的能力”,他还鼓励住客成立“自治委员会”,决定这个空间里发生的一切。小到垃圾如何清理,大到是否该涨房租。

对加入实验的变量,他要求严格,不仅要填写介绍自己兴趣爱好的申请表,邬方荣还会一个一个打电话过去面试,从喜欢看什么电影、看什么书开始聊。学历和家乡并不是能否加入这场生活实验的重要因素,“但如果喜欢郭敬明和小时代,可能就要慎重考虑一下”。最长的一次,邬方荣在电话里聊了将近两个小时。

如今,这场关于生活的实验看起来更像是关于青春的实验。邬方荣和程宝忠统计过,住进青年空间的人,“平均年龄只有24岁”。

而且,这样的“青春实验室”涌现在很多城市。单是和706有过接触的“青年空间”,就已经有30多家。

认同“漂泊人的痛苦”的雷军,把千万元的投资交给了主打青年社区的“优家青年公寓”。房地产的龙头企业万科也开始打造“氛围很像青年旅社”的万科驿。距离706青年空间不到500米的地方,有一个取名“叁艾特”的青年空间,进行这场以青春为主题的实验。

就连学者,也开始认真打量这个其貌不扬的出租屋。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的一名研究人员,申请了一个科研项目,住进了青年空间,对于这个新生事物,她还不太清楚自己的研究方向,但她记得项目申请成功时,领导告诫她,“一定要弄明白青年空间诞生的土壤是什么”。

经历,经历比什么都重要

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为什么要选择住在青年空间是一个不太难回答的问题。


程宝忠 可能工作过的组织/机构/部门/团队:


程宝忠 可能工作过的同事:

粤ICP备17091748号-1
剧本杀复盘 剧本杀复盘 红酒 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