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艳红.隐性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cssci)

2.张艳红.教育资源配置视角下的女童教育——兼论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北京+15”: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回眸与前瞻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12月

3. 张艳红 张澍军.影响大学生德性成长的校园文化因素分析.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3).(cssci)

4.张艳红张澍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3).(cssci)

5.张艳红.教师是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体.兰州学刊.2009(2). (cssci)

6.张艳红.化道德为德性.文化学刊.2009(2).(学术文摘摘录主要观点)

7.张艳红洪俊.现有经济条件下,影响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课程资源因素分析.教育评论.2008(5).(cssci)

8.张艳红.化道德为德性的路径探析.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4). (cssci)

9.张艳红.传统文化中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资源的历史梳理.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10).

10.张艳红.浅析德育资源价值认识.科学教育研究.2007(6).

11.张艳红.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教育引导.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4(12).

12.张艳红.协商式家长参与课程实施模式建构.现代教育科学.2004(12).

13.张艳红.大学新生人际交往问题论析.教学研究(东北师范大学教务处).2004,12.

14.张艳红 洪俊.关于我国校本课程发展的理论思考.教学与管理.2003,10.

15.张艳红.立足校本培训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6特刊.

16.洪俊、张艳红.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发展:观念与对策.教育科学研究.2003,5.

17.张艳红.德育课程现代化的理论思考.教学研究(东北师范大学教务处).2002,1.

18.洪俊、张艳红.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角色定位.教育科学研究.2002,4.

19.张艳红.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教学与管理.2002年,1.

20.张艳红、王胜乾.思想道德修养课如何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东北师大学报.2001,12.

21.赵野田、张艳红.“三个代表”的价值学解读.东北师大学报.2001,10.

22.张艳红.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东北师大学报.2001,10.

23.张艳红 洪俊.略论教师在课程编制中的角色定位.课程研究,2001,4.

24.王玲 张艳红, “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适应素质教育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增。


张艳红 可能工作过的组织/机构/部门/团队:


张艳红 可能工作过的同事:

粤ICP备17091748号-1
剧本杀复盘 剧本杀复盘 红酒 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