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煽情】坊主与娜娜的隔空对话
张娜(浦东教发院,教育学博士,区科研员,区科研学科骨干):团队中不可多得的“细节控”,尤其是在课例研究之中,精益求精,不厌其烦。当年一起参加黄建初教育科研教师基地,两周一次去惠南镇及老南汇的中小幼学校,她是我的“副驾驶女郎”,一起迷路过,迟到过;也是从那时开始,我们一起借助课例研究走进民工子女校的课堂,建立起课例研究小组自己的若干“根据地”,以“伙伴”的身份结交了越来越多的教师朋友。如今,她有志于以实证研究为核心,与一批中学的教科研小伙伴一起往前走,我唯有默默的支持、默默的祝福!——坊主
(图注:张娜博士在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的“微论坛”平台讲述自己和课例研究团队的故事)
时光如白驹过隙,倏忽而逝。回想这两年比过去更忙碌,在课堂的时间多,与同伴的交流多。讲座与开设区级课程的量增加了,一年半以来,开设各类讲座10次,内容涉及《青年教师如何做研究》《课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案例撰写》《教育观察》等,步履扩展到安徽怀远县、厦门海沧区,从中收获了更多在讲台上的自信。尤其是每年十月都要为区级选修课程《基于教学改进的课例研究》忙上两个月,深切感受到团队协作的力量,要让40名学员同时体悟到课例研究的精彩,分组进行课例现场活动是不可或缺的设计,3位主讲教师和团队领衔人几乎每次都全员出动,确保每个研修现场有2名核心成员互相支援。
相比之下,这一年半自己写的论文数量有点少了,也还是有数篇公开发表,还会继续努力。在团队中,每个人的基础不同,每个人的方向也略有差异。作为中学科研员,我必须不断提升个人的科研指导能力,引领教师一起做课堂研究,并把这些探索进行及时的总结,进一步理论化。在团队中,我感到收获到更多的实践经验与感悟、更深刻的思想碰撞,以及更强大的来自伙伴间的支持。——张娜
【上干货】我的一篇境外交流论文
小组合作任务设计与分配的细节关注
——基于五个初中小组合作案例的思考
“建立互赖关系,聚焦小组目标;明确个体责任,确保人人参与;掌握社交技能,直面积极互动;鼓励公平参与,实现机会均等”是合作学习不同流派总结的合作共同内核。在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的尝试阶段,除分组外,合作任务设计与分配是决定小组成员是否聚焦目标与积极参与的最可控与最重要因素,而形成互赖关系、掌握社交技能与实现机会均等需要长期合作才能实现。
(图注:2014年10月在台北市教师研习中心举办的两岸教育论坛上以此文做交流,受好评)
一、五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案例
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什么情况下适宜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中合作任务如何设计,个人任务是否该明确,是否必须进行合作前的针对合作任务的独立学习,是否建立与任务分配相配套的激励机制等等,是教师组织合作学习时面临的一个个具体问题。
案例1:初一年级语文写作指导课《我们班的xxx》
第一次课的合作学习任务是小组为单位讨论写作对象,确定文章主旨和写作提纲。第二次改进课中的合作任务具体化为讨论写作对象的特点(事件),共同修改写作提纲,小组讨论与个体学习的交替,是个体思考——小组讨论补充——个体写提纲——小组讨论修改的过程。第二次课的变化:一是分组的改变,由三人指定组合到三人自由组合,学生对熟悉的同学能发表更多的意见;二是合作学习任务的改变,见表一和表二,学习任务与合作任务减少,给学生更充分的合作研讨时间。个人学习单中突出群体诊断修改一览,促进学生合作交流。小组合作任务是相互提出修改意见,补充事例,在为组员提供有效信息过程中完成本组合作任务。
案例2:预备年级语文活动课《西游记》单元综合活动
本课是语文综合活动课,教学重点是加深对《西游记》中典型矛盾冲突中人物角色的认识和理解,通过解析小说中的精彩矛盾冲突,把握人物形象。教师设计的合作任务是用所学人物分析的方法,分析《西游记》故事中牛魔王、白骨夫人和孙悟空。每位学生都有本课的学习单,学习单上包括个人需要完成的问题和需合作完成的问题。
案例3:初一年级作文修改课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诊断并修改作文。三人合作对各自文章在主题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诊断,选取一篇文章作为修改对象,学生结合导学单提示进行修改,修改意见写在集体任务学习单上。
案例4:预备年级数学《长方体中棱与平面位置关系的认识》
本课教学重点是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检验方法,小组合作任务是怎样检测比萨斜塔是否垂直地面,教师出示教具(线与面)垂直。由第一问题延伸讨论的第二个问题是用一把三角尺能测量么?学生讨论的内容包括怎样用三角尺进行测量,用一把三角尺怎样测量,用其他的方法怎样测量。
案例5:预备年级数学拓展课《长方体的元素》
本课教学重点是发现和归纳正方体平面展开图的规律,合作学习的任务是哪几个图案能围成一个完整的正方体以及图形归类。教师设计不同图案的教具供学生使用,每组一套教具,一张学习单。
(图注: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