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主任——
方美云:心怀慈悲 给予患者想要的慰藉
[日期:2018-03-06]
来源:大连日报 作者:杜迈 邵蔚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方美云,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主任。36年来,她始终保持着那份对专业的执着与热爱;她擅长诊治各种疑难血液病,特别是淋巴瘤及骨髓瘤的诊治;她致力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血液病免疫治疗等前沿研究……2017年度,她被评为辽宁省血液专业名医。
采访方美云那日,在方美云主任办公室门口等候的还有一位看起来焦急不安的小伙子。一见到方美云,小伙子连忙跑上前“因为看到报道,所以很冒昧地来打扰您”。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样突然被患者或者家属拦下,方美云微笑着安慰他:“谈不上打扰,有什么事进来慢慢说。”小伙子解释了来由,家中亲属患有恶性淋巴瘤却不知下一步该如何治疗,听说方美云主任在这方面很厉害,便匆匆忙忙地找来了。方美云认真询问了情况,详细解释了要进行进一步检查才能确定方案,最后,还嘱咐要让患者保持好的心态,并告知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来找她。
在这简短的对话中,笔者看到了一个如此“接地气”的教授,更深深感受到了这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对患者真诚的爱。即便她的门诊从来都是“人满为患”,即便很多时候家属甚至找到病房,但方美云从来都不拒绝任何一个专程而来的人。因为在她看来,医生这个职业是为患者而生的,所以,患者永远是第一位的。
精勤不倦 诊断明确是对患者最大的负责
医者仁心,精勤不倦。方美云因为看得多、想得多,所以,常常会发现得更多。
方美云曾经接诊过一位患者,该患者5年前因左耳前出现肿块去某医院检查,病理结果显示是恶性淋巴瘤,随后便进行放疗。不幸的是,两年过后,患者右耳前也出现了包块,结果显示还是恶性淋巴瘤 。这一次患者没有继续放疗,而是四处寻医,最后找到了方美云。“一看到这个患者,我就怀疑她患有干燥综合征,因为我观察到她年纪不大,牙齿却都坏了,而且有严重的眼干口干。”结果不出方美云所料,患者患有干燥综合征,淋巴瘤为黏膜相关性亚型,而放疗尤其会加重干燥综合征,对于这类患者应当先积极治疗干燥综合征。
明确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前提和根本,对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至关重要。这需要医生特别敬业和求知的精神。方美云说,做好医生要理论和实践不断积累,因为经验越多,视野就会越开阔。然而,这是一个需要经受磨炼的过程,意味着要多干两倍甚至更多倍的工作。这些,方美云都经历过。她几乎天天加班,年轻时为了丰富经验,如今则是为了深入探究如何解决疑难杂症、如何让患者生活质量更高等。凭着这样的精神,方美云不断地在科研和临床工作中取得突破。她致力于血液肿瘤性疾病发病机制研究,分别得到国家科学自然基金,省科委、市科委的20余项课题资助。作为第一完成人,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2015年获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2017年获华夏医学三等奖一项。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专著三部,参编4部。
岁月沉淀,成就今日,辛苦所得。方美云从不掩盖作为一名医生的辛苦,“我每天都要去想患者的病情,患者所有的化验检查结果。然后,思考这些结果,不断对比治疗前、中、后的病情演变和效果,制定方案、调整方案,真的特别累。可我还是要坚持这样做,因为成为一名好医生是我的追求和信仰。”因为信仰,才有力量不辞辛苦;也因为信仰,才让很多人绝处逢生;还是因为信仰,才收获了一份属于医者的幸福和满足。
不辞辛苦 建立全而精的血液专科
近几年,总会有名人患淋巴癌的报道,让淋巴癌一次又一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方美云说,对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战争,从研究到临床,从医生到患者,都是绝对的旷日持久之战。发病率的不断增加,对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考验。
今年2月14日,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风湿科扩科仪式隆重举行。方美云作为血液风湿科学科带头人,承担起了科室扩大、实验室建设、团队建设等一系列繁重的工作。而早在筹划之时,方美云就决心要将新的血液科打造成我市乃至省内一流直至国内知名的具有特色的专科科室。这意味着,她必须具备高瞻远瞩的理念,还要奉献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重新扩建的血液科,不仅规模扩大,病床由原来的30张增加到90张,而且根据患者需求,将开放日间门诊床位15张,移植仓 6间病房。为了提升诊断水平,科室还将成立服务于血液和风湿病人独立的实验室。在方美云看来,患者的需求就是医生的追求,科室不仅要全面,更要精益求精,因此,科室细分化建立了淋巴瘤、骨髓瘤,干细胞移植,出凝血疾病三大亚专科。
方美云说,淋巴瘤、骨髓瘤这类疾病发病率升高,且分类分型复杂,需要精确诊断,方能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该亚专科的成立,将在精确诊断包括病理、免疫标志和分型上做精做细,为精准治疗奠定基础。干细胞移植可以治疗多种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是血液系统前沿治疗手段,科室将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