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黄昌林不同,谢友进却选择了大学毕业后先进入企业锻炼。谢友进是广西民族大学2007级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大学期间他曾写过多份创业计划书和大型活动策划方案,目前为止共有5份创业计划书在各种比赛获奖。2010年,他和他所在的团队在第四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晋级50强并获得了银奖。大二的时候,谢友进在南宁十四中对面开了一家奶茶店。开店之初,他乐观地认为一定会有很多学生和小区附近的居民来他的奶茶店里消费。但是开张不久他就发现,中学管理严格学生不能随便出来,消费能力也很有限,而小区里的居民大多都是上班族,也很少有时间光顾他的店面。经营坚持了半年时间,亏损了将近2万元,他不再犹豫,果断把店面关了。经过这次失败的经历,谢友进成熟了很多。今年,即将毕业的他选择到公司上班而不是创业。谢友进说:“在大学里创业是我的爱好,但是毕业以后我打算先到公司上班。因为,大学生刚毕业经历不够、资本积累不够、承受压力和受挫能力都比较差,一旦遇到困难,将难以翻身。我认为先在一个大公司学习五六年,积累了资本以后再进行创业会更有优势。”
记者从南宁市团市委了解到,目前南宁市针对大学毕业生创业出台了许多扶持政策及优惠措施,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方面,高新区还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激情和创新能力是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大学生有激情、动力和创新能力,可以尝试着进行创业。”南宁市团市委城市青年工作部部长覃秋燕认为,大学生毕业生在毕业之初创业,有其自身的优势也有劣势。优势在于立志创业的大学生毕业生往往充满活力,有冲劲,敢闯敢干;大学生接触的都是比较新兴的事物,在创业的时候能有所创新。而劣势就是大学毕业生刚出社会,尚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又没有充足的资金积累,往往会使创业遭遇瓶颈。因此应当有选择地进行创业。
幸福靠创造
2011 年全国两会后,“幸福”一词不断升温。而对于当代大学生,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无疑是“幸福”的开始。时至6月,大学毕业生们紧张、焦躁、憧憬,面对各种招聘、面试,为了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在被挑选与挑选中,他们认为:2011+一份满意的工作=幸福。
究竟什么是幸福?5月28日,“广西财经学院营销发展论坛”在该校举行,论坛以“如何突破就业瓶颈,实现大学生幸福就业?”为主题,邀请了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与同学们共同探讨,为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献计献策。论坛针对“大学生为何如此频繁跳槽?”“大学生就业难难在哪里?”“大学生就业的幸福感在哪里?”三大问题进行了探讨。
论坛上,大学生纷纷提出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包括薪酬达不到期望值、用人单位偏爱有经验的人等。企业代表南宁雄基信息广告公司总经理张禄华认为,之所以企业要求员工有实践经验,是因为对大学生的培训成本高,而大学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张禄华说,现在的企业对大学毕业生招工所遇到的问题主要是跳槽多,没经验。频繁的跳槽会给企业带来损失,使得一些企业对招收大学毕业生提高警惕。他建议毕业生就业时不要老是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应该注重调整心态。
相比学生在网上“广泛撒网”和到校外招聘会投递简历,邀请用人单位到学校宣讲、招聘,无疑是最安全、最高效的促进就业方式。为此,广西财经学院从2011年年初开始,每月都有一场以上的双选会。财经学院招生就业处杨世鹏副处长称,财经学院就业率比较高,超过了90%,从就业地域分布来看,80%的毕业生在广西区内就业,有85%以上到民营非公企业就业。但高就业率下却存在着就业质量不足、如稳定性不足,跳槽率高等。
针对大学生如何突破就业瓶颈,财经学院市场营销研究所所长罗胜认为,企业与大学生供需矛盾目前比较突出,大学要承担起调剂作用,完善学生资料库,达成校企合作,将企业需要的人才类型前置到大学课程当中,专门为企业定制人才。他认为,用人单位不会主动掉下馅饼给在校大学生,校方必须主动出击,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培养理念。还要做好就业研究,对新事物的挖掘,培养学生就业创新精神。“我不鼓励大学毕业生人人创业,但我鼓励精英创业。”罗所长认为当今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夭折率很高,成功的例子很少。他鼓励大学毕业生们通过从“蓝领—白领—金领”的蜕变,实现人生价值。
且行且幸福
当前,一些高校毕业生仍有这种心理——宁可成为大城市中的“漂族”和“蚁族”,也不愿意到二三线城市和基层就业。多数高校毕业生仍然希望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希望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生活和就业,到中西部地区、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的积极性不高。
业内人士认为,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一是我国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且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就业机会也越多,发展空间越大,导致高校毕业生倾向于在城市、在东部地区、在高收入行业求职就业。二是制度上存在障碍。现行高校毕业生对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与市场就业机制还不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