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先杰/ Tan Xian Jie
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
医生品牌学组发起人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第三届健康中国创新传播大会暨第八届中国健康品牌建设大会,“听他说”名家专访第一场,请来了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谭先杰教授,他是“国之名医”,也是“科普网红”;他很专研也很潮;他让人明白医者的刚与柔,他是众人心目中的男神。直播主持人则是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委兼秘书长施琳玲。
请问谭教授,在您眼中如何看待健康传播,您所认知的健康传播具有哪些价值?
在健康中国战略提出之前,医生群体做的比较多的是医学科普,可能涉及到一些疾病的诊断治疗,如今我们更多的说健康科普、健康传播,所谓的关口前移,就是由过去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和健康促进。作为一个重要的学科,医学需要科研创新,同时也需要科学普及。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可能需要几代人的积累,是一个比较长的周期。但是健康科普见效是很快的,从某一种程度上来说,健康传播和科学普及,能够让大众做到早发现早预防,保障人民的健康,收益是相当大的。
目前国家出台了哪些利好政策在推动健康传播事业,如果落实到个人,对于医生或者医务工作者来说,您认为做科普有什么样的好处呢?
2017年,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全国率先把撰写科普文章纳入了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这对医疗专业人员投入到健康教育及科学普及工作中是一个极大的鼓励。
现今政策上,2021年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当中已经提出健康科普作为医生的职能之一,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为了提高公民健康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在法律层面也给予这项工作很大的支撑。还有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以及国家人力资源部共同出台的相关职称评定的新的管理规定,也是对健康科普有了明确的认可,所以我认为这是目前为止的历史上对健康科普健康传播最好的阶段。
同时对个人科普水平的持续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做科普工作的都知道,想把专业知识做成大众认可的科普作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如果通过不断的磨练,真的做到了,得到了大众的喜欢和认可,那么我们在精神上也是满足的。
您作为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医生品牌学组的发起人,如何看待健康科普和医生品牌之间的关系?
首先这两方面肯定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做健康科普传播,无论是通过文字、声音还是短视频,都是有温度的,就是为患者服务的心。这和我们平时工作的初心是一样的。以前我们医生的品牌可能是口口相传,口碑好通过患者之间互相介绍,这个力度是有限的。
现在互联网时代,如果通过科普你把一个复杂的问题讲的比较通俗易懂,患者对你的认可度高,通过多媒体的平台,医生品牌的建立就是多维度影响力也是更深远的。所以我们一手抓技术,一定要专业技术过硬,一手抓科普内涵建设,这样健康科普为医生品牌赋能,做到相辅相成。
谭教授您的学术医术值得钦佩,可同时很多人说您是“网红医生”,您怎么看待“网红”这个称呼?
网红这个词儿其实最开始是贬义的,但现在逐渐变得中性。首先一定要明确网红医生其根本是医生,网红只是前面的定义词,医生才是根本。我们做好了自己的专业本职工作,在这个基础上做更多让大众喜闻乐见的健康传播,认真踏实的做,怀着一颗善心帮助更多的人,即使被称为“网红”,但我们知道这份工作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心里也会很坦然的面对。但确实要提醒大家的是,做科普是更需要有理有据和谨慎的态度。
请问谭教授在做科普的道路上,有哪些可为与不可为,和广大医务工作者来分享呢?
首先健康科普应该讲些什么?简单的说就是科学、权威、实用、有趣的知识。从内容上来说疾病的基本概念、疾病的典型症状、对检查项目的理解、如何早期发现和预防、包括医学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都是我们可为的。哪些是不可为的呢?首先从内容上来讲,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问题,不应该是医学科普和健康科普的重点,那应该是在医院里医生的工作。某些疾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不同的诊疗方法,没有最好,合适的就好。同时还要做到:
1、不害自己。语言一定要规范严谨,态度端正。语气恰当,不应该对任何人事进行道德审判,多考虑大众的感受。不要跨界,只写自己擅长的内容。
2、不损同行。不随意评价和贬低同行的诊断和治疗,不要将同事的功劳和成功经验据为己有。
3、不毁单位。平台的高度,决定了个体的视角。我们要珍惜自己所在的平台。
4、不伤患者。医学科普的特殊性涉及到病人的隐私,不要让病人受到二次伤害,保护患者隐私不仅仅是道德规范,更是法律要求。
今天直播间里除了医生,还有药师、护理等其他专业的医务人员,他们的品牌价值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释放出来,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我认为行行出状元,每一行都有自己的特点,隔行如隔山,作为医生我无法跨行业给出特别具体的建议。但是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