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女科学家奖得主陈春英:冰与火之间寻找平衡
发布时间:2015-02-03 16:55 原文链接: 青年女科学家奖得主陈春英:冰与火之间寻找平衡
陈春英(右)与学生在实验室
提到女科学家,你会想到什么?或许这样一种调侃代表了不少人的想象:“本科生是小龙女,硕士生是黄蓉,博士生是李莫愁,女科学家是灭绝师太……”在人们的想象中,女科学家常常是严肃的、刻板的,有时甚至有点古怪。但见到女科学家陈春英时,这些想象都颠覆了。
接受采访时,眼前的陈春英温文尔雅,轻声细语,有着科学家特有的书卷气,却又不失女性的柔美与热情。她的身份,是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研究员,中国的“纳米派女掌门”。
在新型纳米材料的构建以及在纳米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上,陈春英成果突出。在国际一流SCI刊物如Nature Method等发表论文146篇,论文他引3419次,主编中英文专著3部。20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二),201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入选2014年全球高引用科学家,是中国大陆入选的5名女科学家之一……
不久前,陈春英刚刚捧得“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她笑称,这是她获得的最特别的奖项——这么多年来第一次以“女科学家”的身份获奖。
为兴趣而执着的化学之路
走上科学研究之路,对陈春英来说仿佛是命中注定。父母都是湖北省化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打小跟着父母进实验室,看着父母摆弄着那些奇奇怪怪的瓶瓶罐罐,让她觉得神秘、好奇又有趣。
但一度,陈春英也差点选择了学文。上高中的时候,家里兄弟姐妹4个人在父母的影响下都学习了理科,这让酷爱古诗词的爷爷感到有些“孤独”。看着春英比较聪明伶俐,爷爷动了“私心”,悄悄劝说陈春英学文。
陈春英一度也很犹豫,那个时候,她的化学竞赛成绩很棒,这让她很有成就感,也让她开始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时,台湾女作家三毛的书在陈春英所在高中非常流行,书中那个到处流浪,能够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不同新鲜事物的记者三毛让陈春英也充满了对记者这个职业的无限憧憬。
怎么选择?其实那个答案早已在陈春英的心底召唤着她了。在准备高中化学竞赛的过程中,常常要自己去学校实验室做实验,有一次,陈春英待在实验室里做了好长时间实验,做完后抬头一看,发现偌大的一个实验室里空荡荡的,竟然只有她一个人。这种感觉,沉静而又美妙,有一种不可言说之美。
陈春英说,自己是一个比较执着的人,“属于那种一旦选定了方向,就不会轻易改变的人。”儿时那份对化学的兴趣与热爱,让她无法再对化学割舍,时时也不忘初心。她坦陈,在科研中,自己并非有多么超人的才智,而是喜欢为自己制定目标,短期一个小目标,长期一个大目标,就这样一点点把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攻克,让她感到踏实而有成就感。
在坚持科学梦想的道路上,女性总是远远少于男性。对此,陈春英说,女科学家常常要比男科学家付出更多。从生孩子开始,到抚育孩子,关心孩子成长,母亲的责任不可替代,这让很多女孩子在博士毕业后,涉及到结婚、生子时,先选择了家庭。而对于陈春英来说,她的标准很简单:“只要做一件事的过程让你很享受,就坚持做下去。”
钻研纳米抗癌的“六脉神剑”
采访陈春英,话题自然谈到了不久前因乳腺癌病逝的青年歌手姚贝娜,因为通过纳米技术治疗癌症,是陈春英的重点研究领域。谈起姚贝娜,陈春英很惋惜,“如果再晚些年头,我们的纳米生物医学技术或许就能帮助她渡过难关。”在陈春英的身边,有好几位朋友受到乳腺癌折磨,还有朋友因此去世,这让她下决心要用毕生精力来研究对抗癌症的方法。
“没有治愈办法”——3000多年前,古埃及人曾这样描述面对癌症时的无助。由于外科手术也无法根治这种恶疾,这个悲观结论一直延续至今。而且,无论是外科手术还是放疗与化疗,传统的治疗手段都会严重破坏机体的免疫力,很多人即便躲过了癌症的困扰也无法重新拥有健康的体魄。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全球的研究人员正致力于研发具有更好的特异性、从而更准确地打击癌细胞的潜在药物。与他们不同,作为中国的“纳米派女掌门”,陈春英正在另一条路上摸索:纳米治疗癌症。
陈春英介绍,进入纳米尺度的材料不仅能够作为载体把抗癌药物运送到肿瘤部位,还可以直接作为药物精确打击肿瘤细胞,来无影去无踪,如同金庸武侠中的功夫“六脉神剑”。
那么,当这些极其微小的颗粒进入细胞后,会不会损害正常细胞,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陈春英发现,纳米颗粒的大小、组成、形状、颗粒表面的修饰物等多种因素,都是决定纳米材料是否安全、有效的关键因素。这些成果为纳米药物的开发和应用建立了良好基础,也让陈春英入选美国汤森路透公布的2002—2012年“全球高引用科学家”,成为“药理学与毒理学”领域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全球133名科学家之一。
在安全性基础上,陈春英和她的团队在利用纳米材料治疗癌症上取得了很多重要突破。比如,有一种被他们称为“金棒”的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