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曾有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而我的老板曾说过一句话,至今让我印象深刻——知识并不是力量,使用知识才是力量。

只有将知识结合行动,在行动之中你才能看到知识的美妙之处。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处”,此为第三境。

1.知识模型

当你通过主题阅读,提取了核心知识点和关键词,并通过对比分析,找到了知识的最大公约数,那你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连点成线(connect the dots),将零碎知识点整合进一个知识模型。

你要相信,凡事背后必有逻辑。你一定可以找到隐藏在各种现象背后的方法论,找到能拎起众多知识点的那根线——思维模型。

模型将各种零散知识点串联在一起,建立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结,不仅加深你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启发你创造新的联结,即思维方式(我们的大脑不就是神经元之间的密集联结吗?)

它是将你的知识上升到知识体系的骨架所在。只有将珍珠串成项链,你才能将它常带身边。

热爱读书的查理·芒格,一生从读书中总结了100多个思维模型,其中最常用的有20多个。这些思维模型,就是指引他投资走向成功的瑰宝。

知识模型可以是金字塔层级式、可以是双维度式象限,可以是线性演进式,可以是圆环式。

当你搭建了一个知识模型,就要用这个模型去解释你身边的各种现象,将这个模型代入各种事实和案例去进行验证,在验证模型是否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并对模型不断进行修正和完善。

一旦你将自己的模型定型下来,你就拥有了一个指导行动的指南,你的知识就能发挥引领你思考和行动的最大用处。

2.知识跨界

你在自己惯常的领域研究日深,有时你会陷入一种盲目而不自知。将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思维方式应用到已知领域,反而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知识不是孤立的存在,建立知识模型和寻找知识跨界,都是为了给我们提供新的思维方式,让们更易于行动,更勇于创新。

其实创新本就是不同知识模块间的跨界组合。

半衰期是物理学概念,指放射性元素中半数原子核发生衰落所需的时间,半衰期越长,衰变得越慢。

采铜在《精进》一书中,引入了半衰期概念用于评判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去做。其原则是: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

比如玩游戏、看综艺,虽能带来即时的强烈愉悦感,但无法持续、无法产生长期效果,半衰期很短。

而长半衰期的事情,比如读书、背单词、也比如读我的公众号哈哈,虽然半衰期很慢,它就可以累积和叠加,也许当时的收益值很少,甚至有点痛苦,但它可以传递下去,最终成为改变你人生的一块小小基石。

将物理学中的半衰期引入学习和工作,这就是一种跨界,启发你产生新的思考。我前面提到的知识最大公约数也是如此,它本来是个数学概念。

2012年,我在网上搜索品牌相关心理学知识时,无意之中找到台湾著名传播院校世新大学的一篇硕士论文——《约翰走路威士忌品牌原型研究》。

这是我第一次听说品牌原型,看完论文就对这个理论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就去读论文中提到的几本品牌原型参考书籍,那么到底什么是原型呢?

接着就是围绕“原型”的主题阅读。进一步得知原型是由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提出,并在坎贝尔的神话学中发扬光大。

再然后又在电影编剧理论中发现了原型的身影,有为数众多的好莱坞电影是基于神话学模型和心理原型来编造的,原型成为《星球大战》《黑客帝国》《蝙蝠侠》等一大批电影的灵感之源。


培根 可能工作过的组织/机构/部门/团队:


培根 可能工作过的同事:

粤ICP备17091748号-1
剧本杀复盘 剧本杀复盘 红酒 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