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与水墨“之外”——评纪琳博士的水墨艺术
文/袁小宁
纪琳博士的花鸟作品,一直以来追求古雅、简洁、天真的格调。从画面的构图、色块的运用,到小鸟、松鼠的各种生动活泼的姿态,无不显示她对自己独特艺术审美的追求。就松鼠而言,当今画坛中画松鼠的有的学虚谷,有的拘泥于松鼠物象如实描摹,但具有独特的面貌特质,带有鲜明“人格”特点的松鼠作品,鲜有。虚谷的松鼠,毛如钢针,扎、硬、伤人,让人不敢接近,用线外露,张扬、狂躁,没有文人气。而纪琳笔下的松鼠,呆萌却不失机灵,天真可爱、柔和,不伤人,给人亲近感。
人们常说,“文如其人”,“画如其人”,她的画面所传达出的诗意、单纯、天真烂漫,正是她内心境界的投射。熟悉她的朋友,就会了解到她对于绘画的热爱,对于水墨的痴迷。八岁的时候,因为具有绘画天赋,被学校老师在众多同学中选中,成为绘画兴趣小组的主力,也因为舅舅是画家,给予了她很好的入门指导。自此,与水墨结下不解之缘,多次参加省市各种绘画书法比赛,屡创佳绩。然而她不仅具有绘画天赋,其他文化课的成绩也是名列前茅。均衡的自我发展,使她走上了复合型人才的道路。通过不懈努力,如今的她,在211重点大学广西大学任教十载,是一名博士在读的副教授。她精通中英双语,在文学批评、艺术史、文艺美学等多个领域均有涉猎和研究。她可以在外语系、中文系、美术学院跨学科任教。如果关注她的成长经历,能看出她对于绘画的坚持、对于绘画背后功夫的重视和积淀,所谓“功夫在诗外”即是如此。绘画技巧,只要努力,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尤其是对于有绘画天赋的人,然而,真正能够继续发展到更高境界的,绝不仅仅是依靠“画面功夫”就能达成,这需要更多绘画之外的综合素养、文学修养、对人生感悟的能力、纯正质朴的心灵,这样的人画出来的画才会具有大境界,大气象。
我一直看好纪琳博士的发展,尤其在了解她的成长经历之后,对她的期待更是多了一份笃信。艺无止境,祝愿她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抵达到她心目中的“理想国”。
灵动自然万物间 ——纪琳花鸟小赏
文/关煜(上海师范大学博士)
纪琳博士是我的师姐,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才女。她身兼多长,精通双语,学术上融汇中西。在比较文学、文艺批评、艺术史,甚至美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建树,其在艺术领域中的花鸟绘画实践更是让文学领域的硕博同学深感钦佩。
就专业角度来讲,术业有专攻。多数文学领域的学者深谙诗学,略通画论,对于画作的美学接受往往仅停留在审美批评层面,鲜有潜心艺术实践者。而能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在精通艺术创作技法的同时还能博采众长,用丰富的理论不断影响实践,再从作品中反观自身,形成体系,使作品较一般专业画家更有风格、更有特点者可谓凤毛麟角。
而纪琳恰是这样一位才女子,自幼受家舅著名画家冯梦白先生启蒙熏陶,多年来,笔耕不辍,山水、花鸟,写意、工笔多有尝试,较擅长工兼写的花鸟作品。在她的画里,你闻得到果香,听得到花开,尝得到落雪,品得到茶茗。在她的世界里,花卉、虫鱼、鸟兽都构成了独特的艺术内涵,无论是跃动的松鼠还是静谧的花卉,都体现了在现代化进程的语境中,基于她对传统绘画独特的审美上进行的不断探索和追求。
“始于唐代,成熟于五代,鼎盛于两宋”的工笔花鸟画发展至今,千余年来,可谓名家辈出,风格多样。纪琳的绘画语言自成一体,运用简洁的笔墨,开放的绘画技法,在工笔花鸟的基础上,借助写意的酣畅淋漓与悠远意境,将工笔与写意二者糅为一体,形成了新时期带有她独特个人印记的“工兼写”风格。在表现小动物上,运用工笔的精细画法,细腻、生动、灵趣,传神;在描摹环境背景上多采以写意的古朴、大气、冲淡、幽远。她的画面常以女性视角为切入点,观察细致,温暖有爱,生灵间彼此关照,温暖细语。在作品中尝试以拟人的画法,将主体情感渗透到松鼠等对象物上,将传统文人画中的移情进行了新时期的解读。在松鼠憨态可掬、甜美可爱的形象下,画者营造出了安乐、祥和的氛围。小动物嬉戏、嗅花、观蚁、捕鱼等叙事性片段映射出了她的生命美学的态度,使画面呈现了一定的审美张力。有时生灵们近似西方动画的夸张表情和肢体语言配以画面整体的传统、古朴、典雅的画风,尽构成了具有现代性的视觉冲击力,也将多维度时空一同凝聚在了小小平尺空间之内,彰显了丰富而独特的审美特色,形成了活泼、灵动、淡雅、奇巧、自由、现代的审美情趣内涵,以及画者独特的水墨语言风格。
在她的画纸上,分明看到的是另外一个逍遥游的纪琳,代之以松鼠、鸟雀之形,引导受众同画者一起,以“虚壹而静”的审美心态导入,时而俯仰于自然,时而遨游天地间。但终不失去的是一颗活泼泼、灵动动的婴儿般好奇于万物、喜爱于大自然的艺术家的心态。这正如她师古而不拘泥于古的绘画特色,难能可贵。
纪琳师姐不仅在绘画实践上饱有学术追求的激情与高度,在理论研究中,也成绩傲人,师姐评获副教授自然是实至名归。她的作品被众多收藏家喜爱,有些佳作被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