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期:魏钢——中国航空史概述
魏钢将军做客真人图书馆讲述中国航空史
2015年12月11日下午,“学在清华•真人图书馆”活动在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大同厅举行,本期主讲嘉宾空军魏钢将军为听众带来了一场生动的中国航空史概述。
图为魏钢将军作客真人图书馆讲述中国航空史 图书馆 毛李洁拍摄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课书。”魏钢将军认为,对历史的研究,不仅是社会科学所需要的,也是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功课。魏钢将军从中国航空的古代幻想谈起,循着时间的线索,将中国航空发展的历史脉络清晰地讲述出来。嫦娥奔月、后羿射日,这些古代民间传说隐隐表达出中国人对航天的向往。工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为人类航空航天提供了可能性。1911年1月环龙首次在上海进行飞机飞行表演,之后相继有外国飞行员在广州、香港等地进行飞行,标志着飞机进入中国。“中国航空之父”冯如在美国自制飞机成功,并在奥克兰海岸飞行。中国的航空先驱们播下了种子,然而却未能使航空幼苗长大。从清末到民初半个多世纪,中国经历了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动荡下航空事业停滞不前,被世界远远抛在后面。
1949年新中国成立,空军建设起步。毛泽东主席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决策建立空军。3年内即从苏联进口3000多架飞机,并在空军建成一年之内担任作战任务。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到1960年已制造一千多架飞机,形成基本配套的航空工业体系。美国评论说“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了世界上主要的空军强国。”可历史的发展总是存在变数。六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由于中苏关系破裂和国内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的航空事业严重退化。到八十年代末,中国空军作战能力已经急剧萎缩,与西方航空拉开了二十年的差距。
以歼10为标志,中国航空终于迎来了奋起和突破。1999年以来,空军装备井喷式发展。从重型战斗机、脉冲雷达、导弹,到中型、轻型战斗机、运输机,魏钢将军娓娓道来,一一讲述,从故事中听众也体会到发展武器装备的艰难。今年9月3日大阅兵中,中国空军的亮相是中国航空史中多少先驱的心血,让人振奋也让人动容。魏钢将军几次强调,中国航空有着老一辈的优良传统,而今“做这个工作做了一辈子,这些年终于感觉受到了国际上的尊重。”
在中国航空的发展进程中,清华也贡献了力量。过去,清华大学是中国最早设立航空学科的大学。民国初年,清华实现了航拍,学子们自己设计研制飞机。抗日战争时期在昆明西南联大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独立造飞机、建风洞。现在,清华依然参与着祖国航空事业的建设,为国家培养技术人才的同时,参与提出发展战略。清华设有“飞行员班”,这次讲座也有诸多飞班学员到场聆听受教。
图为真人图书馆活动现场 图书馆 毛李洁拍摄
接下来的互动环节,清华学子中的军事爱好者、相关领域研究者和“飞行学员班”同学就关心的飞机专业技术问题、未来空军发展战略问题、时政关注的军改方案问题、中西现阶段比较问题进行互动交流,魏钢将军还应提问对直升机、无人机的发展提出畅想。
图为航天航空学院学生向魏钢将军提问 图书馆 毛李洁拍摄
值得一提的是,11月10日起校图书馆与校军工部合作,先后在逸夫馆和文科馆举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陈应明航空绘画作品展”,其中主要画作的创作者陈应明先生与魏钢将军有着不小的渊源。魏钢将军谈到他们的友谊就源于中国航空史的研究,二人还合作写出《中国飞机全书》一套四册。陈应明先生60幅航空航天绘画作品的捐赠也是由魏钢将军积极联系促成的。画展收到了广大航空航天爱好者的热切关注和一致好评,展览将持续到今年12月底。这些系列活动为清华学子提供了难得契机,从最直接的中国航空建设参与者和见证人那里,了解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历程。
【嘉宾简介】
魏钢将军,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机械系。1969年3月参军,1970年5月入党。在空军部队历任机械师、副中队长、参谋、副大队长等职。1999年任济南军区空军装备部部长等职,2000年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2004年至2011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装备部部长、党委书记、空军党委常委。魏钢将军撰写和主编过多部航空领域著作,包括《中国飞机全书》(1-4册)、《人民空军装备发展史》、《空军装备学》、《空天铸剑——人民空军腾飞和装备发展实录》、《中国早期航空邮政金奖邮集》(1-8册)等,其中多部著作赠与清华大学图书馆收藏,供读者借阅使用。他还是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兼职教授和清华大学战略研究中心的特聘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