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伟平课题组

课题组长:苏伟平

苏伟平研究员

苏伟平,1965 年10月出生安徽泾县。1987年毕业于安徽教育学院化学系。1993年考入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师从洪茂椿院士攻读硕士。在1996年获得硕士学位后,继续在洪茂椿院士指导下学习和研究,于1999年获博士学位。研究生期间从事低价态的过渡金属配合物促进的有机C-S键活化研究及原子簇作为组装元件的超分子聚合物的研究。1999-2000年,毕业留所工作,职称为副研究员。1999年获中科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2000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四),2001年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五),200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五)。2000-2001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的Holm教授指导下,从事固氮酶核心簇结构合成的博士后研究,研制出了一系列固氮酶结构中心的前驱体。2001 -2002年,在美国Rutgers大学Jing Li教授指导下,从事纳米尺度金属-硫簇为结构单元的多孔材料合成研究,得到了最大的超四面体为结构基元的多孔材料(J. Am. Chem. Soc, 2002, 124, 12944-12945, 此项研究成果被德国应用化学的Highlight 栏目重点评述。见Angew. Chem. Int. Ed, 2003, 42, 2576-2579)。2002-2005年,在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Verkade 教授指导下从事有机膦协助的钯金属催化的有机反应和Lewis酸催化的有机反应的博士后研究,成功地发展了在最温和条件下,钯催化的芳基氯化物所参与的Stille反应(J. Am. Chem .Soc 2004, 126, 16433-16439,此项研究成果也被德国应用化学的Highlight栏目重点评述。见Angew. Chem. Int. Ed, 2005,44, 3946-3965);以及在无碱条件下的酮的α-芳基化反应Angew. Chem. Int. Ed. 2006, 45, 5852. (VIP(very important paper)文章 及该期封面);结构调节的铝配合物作为催化剂的研究(该类催化剂的合成,催化活性的研究发表J. Am. Chem。Soc. 2006, 128, 13727.)。2005年6月回国任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从事金属配合物催化的新一代交叉偶联反应的研究工作等。2006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百人计划”。迄今为止,已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多篇,据不完全统计,所发表的论文被引用次数达1200多次。

联系电话:0591-83771575

电子邮件地址:wpsu@fjirsm.ac.cn

简介

本课题组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金属配合物催化的新型有机反应的探索和负载型纳米催化剂的研究。目前有研究员1名,助理研究员1名,研习员3名,在读博士9名,硕士研究生4名。拥有布劳恩手套箱系统、溶剂纯化装置(SPS-800 Series)、微波反应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及核磁共振仪等先进的有机、无机化合物合成及表征设备。真诚地欢迎广大对有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感兴趣的研究生、博士后加入我们,共同挑战化学科学的前沿。

研究方向

本课题组的研究工作集中在两个相关但又不同的领域,其一是金属配合物催化的新型有机反应的探索,其二是负载型的纳米催化剂的研究。我们的研究目标是发现有机新反应,开发新的催化剂。

1) 金属配合物催化的新型有机反应的探索

重点发展新一代有机交叉偶联反应,包括基于脱羧、C-H键活化的交叉偶联反应。通过研究配体对金属催化中心的立体—电子效应等因素对配合物催化性能的影响规律,筛选出适合目标反应的最佳催化剂。同时也将开展有机反应的机理研究,揭示金属配合物催化剂的结构本质,为研究新型的催化剂提供理论依据。

2) 负载型纳米催化剂的研究

针对有应用前景的重要有机反应开展高效、稳定的负载型催化剂的研究,重点研究纳米催化剂的纳米结构与催化性能的相关规律及催化剂载体与催化活性组分相互作用的机制,建立高活性、高选择性、长寿命的目标反应催化剂的结构模型,为进一步发展有应用前景的有机反应催化剂提供理论基础。


苏伟平 可能工作过的组织/机构/部门/团队:


苏伟平 可能工作过的同事:

粤ICP备17091748号-1
剧本杀复盘 剧本杀复盘 红酒 ChatGPT
澳超联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