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内容分析法,根据赵茹、任利成对领导干部的资历特征、成长路径的研究以及本次搜集的干部履历涉及的内容,将成长路径划分为职业成长年限、专业背景、工作经历和职业路径4项指标[7]。依据以上4项指标,对近年来各领导干部的履历和信息进行了分析,共统计176人。研究数据主要来自各省市政府网、新华网等权威网站公布的领导干部履历。通过卡方检验发现分析变量之间差异性较小,因此通过选取重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我国地方领导干部职业成长年限分析
职业成长年限在本文特指我国地方领导干部从工作起到初次担任地方领导干部所经历的时长,以初任地方领导干部的时间减去开始工作的时间来计算。近年来我国的干部从工作起到初次任地方领导干部所经历的时长均值为29.88年,72.8%的领导干部经历了26~35年成长为地方领导干部,6.8%的老干部经历了36年及以上,仅4.5%的干部经历了20年及以下就成长为地方领导干部(见表1)。可见,大部分干部在担任地方领导干部之前要经历长时间的历练,需要经过必要的台阶式、递进式的历练干部成长,从而获得不同的知识、经验与管理能力。杜兴强关注了官员历练对晋升的影响,发现官员历练也影响着官员晋升[8]。
(二)我国地方领导干部专业背景分析
对地方领导干部的专业背景方面的要求,主要是指地方领导干部在自己分管的业务领域中,应当具有足够广泛而深厚的知识背景、丰富的专业经验以及开阔的视野。专业背景不仅决定地方领导干部在管理中的专业知识背景支撑程度,而且影响其决策方法和决策程序。
1.我国地方领导干部学科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一共划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和管理学12类。相对来看,我国任地方领导干部的干部的第一学历(见表2)主要是文学(19.4%)、法学(18.2%)、工学(15.6%)、理学(14.3%)和经济学(13%),最高学历(见表2)主要是经济学(29.1%)、法学(21.2%)、管理学(17.7%)。可见,担任地方领导干部在攻读更高学位时,更多选择经济学、法学、管理学。随着社会管理的复杂化,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等人文性质的专业显示着比理工科具有更多的优越性。经济学核心思想是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将经济学理念运用到政府管理中正是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实践运用。掌握经济管理能力能有效地帮助地方领导干部实现地方经济目标。管理学和法学作为一门综合交叉性学科,通过计划、组织、协调等职能可以有效整合组织资源,科学研究和执行政策,在政府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2.我国地方领导干部专业背景分析
“专业型”专业背景是指第一学历学科和最高学历学科属于同一种学科,“复合型”专业背景是指第一学历学科和最高学历学科不属于同一种学科,干部专业背景的纵向变化可以反映出干部接受的是单一学科教育还是多学科教育以及专业教育的延伸性。从地方领导干部的专业背景的纵向变化来看,拥有“复合型”专业背景的干部占比为75%,拥有“专业型”专业背景的干部占比为25%,可见,绝大部分地方领导干部接受了多学科教育,说明通过多学科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是培养地方领导干部的主流方法。
3.我国地方领导干部学科与职业成长年限交叉分析
从我国地方领导干部第一学历学科与职业成长年限的关系来看(见表3),60%第一学历专业为哲学的地方领导干部的职业成长年限在31~35年之间,50%学习经济学、42.9%学习法学、40%学习文学的领导干部的职业成长年限也是在31~35年之间,约三分之一学习理学和工学(36.4%、33.3%)的领导干部的职业成长年限在26~-30年之间。结合地方领导干部的第一学历学科分布来看,第一学历学科为文学、法学、工学、理学和经济学的干部最多,其中大部分领导干部的职业成长年限在26~35年之间。
从地方领导干部最高学历学科与职业成长年限的关系来看(见表4),66.7%最高学历学科是哲学的地方领导干部的职业成长年限在31~35年之间,接近80%最高学历学科是经济学的领导的职业成长年限在26年及以上,90%以上最高学历学科是法学的干部的职业成长年限在26年以上,56.2%最高学历学科是工学的干部的职业成长年限在21~30年之间,50%最高学历学科是管理学的干部的职业成长年限在26~30年之间。结合地方领导干部最高学历学科分布来看,最高学历学科为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工学的干部最多,而这部分干部的职业成长年限基本在25年以上,仅9.1%最高学历学科为经济学的干部的职业成长年限在20年及以下,有25%最高学历学科为工学的干部的职业成长年限在21~25年之间。领导干部的成长是特定职业经历下领导力持续开发的结果。不论何种专业背景的干部均需要长时间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才能在党政部门被委以重任。Mccall研究表明,“从经历中学习”是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