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宗炜院士逝世

2016年11月12日上午9时,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和学位委员会原主任、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生态学会原副理事长、中国林学会原副理事长、《生态学报》原主编,著名森林生态学家和环境生态学家冯宗炜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冯宗炜院士的亲属、同事、学生、生前友好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两百余人参加了告别仪式,并对家属表示慰问。

u2002u2002u2002u2002冯宗炜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11月6日20时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u2002u2002u2002u2002冯宗炜院士逝世后,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刘云山、张高丽、胡锦涛、刘延东、赵乐际、温家宝、吴官正、杨晶、陈至立等领导同志,通过不同方式对其逝世表示哀悼,并对冯宗炜院士亲属表示慰问。

u2002u2002u2002u2002中国工程院及农业学部、中国科学院,冯宗炜院士的家乡浙江省嘉兴市委市政府、母校南京林业大学、曾经工作过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湖南省会同县委县人民政府等通过唁电唁函或致电冯宗炜院士治丧委员会,对冯宗炜院士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周济院长、刘旭副院长以及有关单位学者和领导分别表示哀悼并慰问家属。

u2002u2002u2002u2002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基金委、环境保护部、国家林业局及有关部门,高等院校及有关科研单位,相关社会团体及各界人士发来唁电唁函对冯宗炜院士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并对其家属表示慰问。

u2002u2002u2002u2002冯宗炜院士1932年9月13日出生于浙江嘉兴,1954年8月毕业于南京林学院林学系,同年7月分配到中国科学院东北林业研究所(现为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工作,曾任副所长。1986年调至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工作,担任中心副主任。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u2002u2002u2002u2002冯宗炜院士长期从事森林生态环境和生态恢复工程研究,是我国酸雨生态影响研究的奠基人。他善于将生态学理论与生态恢复技术研究相结合,解决了生态环境中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公益性的跨学科重大问题。是最早提出保护东北红松天然林,改大面积皆伐为择伐理论依据的学者之一。1960年创建中科院湖南会同森林生态站,从理论与实践上解决了杉木纯林生态退化的难题。开创了我国酸雨沉降及其与臭氧复合污染对生态系统危害的影响与防治研究领域,首次定量评估了酸雨对我国农林生态系统的危害与损失,提出了重酸雨区受害森林恢复配套技术,为国家酸雨控制区的确定和生态恢复提供了科学基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5项,中国科学院竺可桢野外工作奖、中国林学会梁希奖、荣获国家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称号。

u2002u2002u2002u2002冯宗炜院士学术造诣精深,治学态度严谨,善于将生态学理论和技术研究与生态保护和恢复的科技需求相结合,以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中战略性、前瞻性和公益性的跨学科重大问题。他把自己几十年来的科研经验告诉年轻人,学习国际先进的理论及研究的手段十分需要,但必须把这些学到的东西与我国国情结合起来,要把自己的工作与国家需求结合起来,“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开拓创新”,做出高水平成绩,为我国生态建设与生态科学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u2002u2002u2002u2002“青山碧水不了情”,冯宗炜院士六十年如一日,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为国家生态环境科学研究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生态环境领域学术带头人和专家。他的逝世是我国工程科技界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国工程院的重大损失。

u2002u2002u2002u2002冯宗炜院士千古!


冯宗炜 可能工作过的组织/机构/部门/团队:


冯宗炜 可能工作过的同事:

粤ICP备17091748号-1
剧本杀复盘 剧本杀复盘 红酒 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