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柱
11月16日,吕文科带着对民族声乐艺术的无限眷恋之情,走完了六十七年的人生旅程。他走的是那样快,那样急,那样匆忙,我手里捧着这张一个多月前为他拍摄的照片,心里感到悲痛和惋惜。
提起吕文科,人们不禁会想到他那闪烁着个性特点和艺术光泽的演唱,想到他不凡的音乐气质和艺术修养。他演唱的《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克拉玛依之歌》曾获得建国四十周年广播金奖和首唱奖。他享誉祖国的大江南北,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吕文科从小迷恋音乐,从幼年记事时起,家乡的河北梆子、河北丝弦以及民歌、民间艺术就浸润着他的心田。十七岁时他投考到石家庄文工团,系统地接受了声乐训练。1953年他进入中央建筑文工团并选择了声乐艺术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吕文科的声乐艺术深深植根于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他注意广泛吸收中国地方戏曲与民歌的精华,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演唱风格。他那抒情明亮的高音区在男高音众家之中堪称大家,颇具魅力。一位多么优秀的歌唱家啊,就在半个多月前,他还在北展剧场举行的“当代成名歌唱家音乐会”上登台演唱,谁曾想转眼间已匆匆地离开了我们,以至于都来不及和他见最后一面,说上最后一句话……
1963年,吕文科进入海政歌舞团,从此,他把所有的精力都献给了海军的建设事业,爱舰、爱岛、爱海洋成为他讴歌的主题。1964年,由他主演的歌舞《水兵的光荣》在全军文艺汇演中分别获得了表演奖和独唱奖,他成为海军部队最喜爱的并引为骄傲的歌唱家。几十年来,吕文科演唱过上百首歌曲,其中《羊倌的歌》、《八角楼的灯光》、《木棉花开火样红》、《水兵最爱什么花》、《毛主席来到军舰上》等广为流传。
吕文科总是那么和蔼可亲,在和他接触中,从没感到他有什么架子。他对于自己的艺术观点总是以理服人,对后起之秀极力举荐。他生前经常说这样一句话:“党和人民给了我太多太好的机会,我只是付出了一点点勤奋。今天的荣誉使我受之有愧。用我的有生之年,为我们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做点贡献,也就心满意足了。
附注:王建柱,北京人。供职于中组部管理局。当代著名纪实文学作家。以擅长撰写国家领导人、开国元帅及大将、著名科学家、大学者、大艺术家纪实文章而著称。撰写过《“东方红”是怎样诞生的》、《胡耀邦在中央组织部》、《毛泽东曾被阎肃创作的哪部歌剧感动》、《与长征组歌一起走过的四十年》、《唱“小白杨”者六十啦——有个战士歌手叫阎维文》等。
纪念吕文科文摘
歌者虽去已十载 天籁犹然绕耳边
纪念著名歌唱家吕文科逝世十周年
火映红星
“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我瞭望南方,山下是茫茫的草原,那是我亲爱的家乡”
每当耳畔回响起这首《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我心头总会涌起对已故的老歌唱家吕文科的深切怀念。虽然他离开已经整整十年了,但那动人的歌声却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减弱半分!
作为一名二十岁的青年人,我接触当代经典歌曲不过五年,而听说吕老的名字更是在观看去年“青歌赛”上。当时央视邀请蒋大为老师做嘉宾。蒋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过去有很多非常好的民歌,像《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我当时就想蒋老师推荐的歌曲不会错。后来上网找到了这首歌,才知道原唱是吕文科老师。
吕文科,从来没听说过的名字。到百度试听了原唱,一试听不要紧,立即打破了我两个“陋习”:一般不听曲调婉转的歌曲;一般不听逝者的歌曲。
喜欢上这首歌以后,我就反复地练习,虽然我一直都觉得这首歌的开头部分太难了!等到我能唱出个大概的时候,粗算一下几百遍是有了!而从那以后,许多曲调婉转的歌曲也成了我的宝贝,可以说始自吕老师的歌!
当时我知道吕文科老师已经故去了以后,并没有坚持以前的习惯,停止听他的歌曲。相反,我还听遍了吕文科老师的代表作,也迷上了马国光、张振富老师的歌。这个陋习也是听吕老师的歌打破的!
从《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到《八角楼的灯光》,从《克拉玛依之歌》到《毛主席来到军舰上》,真是“从北方,到南方;从新疆,到海疆”,吕老师的歌带我心驰神往到祖国的各个地方!但想到这样一位优秀的歌唱家已经走了十年的时候,我的心中总是充满深深的怅惘。有一名香港歌手今年也是过世十周年,许多网站上都有纪念活动,当然我不否认这位优秀歌手,他的歌很好!但我们更不应该忘记为祖国歌唱事业奋斗了五十年的吕文科老师啊!这是多么大的遗憾!
斯人已逝,但那深深烙在我脑海里的歌声将永远回响。无论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怀念吕文科大师 2010年11月16日
美国 甫人
今天(11月16日)是中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吕文科逝世13周年忌日。
吕文科去世前4个月,曾随中国著名歌唱家一行12人访问美国。甫人有幸观看了他们在旧金山的演出。并冲破“禁忌”,于演唱结束后带头跳上舞台,兴奋地同包括他在内的中国歌唱家们握手致意。
作为他终身的粉丝,甫人现在谨以一首《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和这篇短文,寄托哀思。表达对吕文科大师的悼念和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