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白:在自己的命运里写作》,《光明日报》,2013年10月。

《穿过“废都”,带灯夜行——试论贾平凹的创作历程》,《东吴学术》,2013年第5期。

《“震惊”与历史创伤的强度——阎连科小说叙事方法探讨》,《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第5期。

《在历史的阴面写作——试论<长恨歌>隐含的时代意识》,《文学评论》,2013年第6期。

《不可能的三驾马车——试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源起与建构》,《文艺争鸣》,2013年第12期。

2012年

《新世纪汉语文学的“晚郁时期”》,《文艺争鸣》,2012年第2期。

《去历史化的大叙事—20世纪90年代以来“精神中国”的文学建构》,《文艺研究》,2012年第2期。

《人文文化与文化高品质发展论略》,《光明日报》,2012年2月。

《汉语文学的“逃离”与自觉——兼论新世纪文学的“晚郁风格”》,《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2期。

《感性解放引导的现代艺术观念变革——“视听文明”到来之际的美学反思》,《南方文坛》,2012年第3期。

《批评的有效性与批评自觉》,《文艺报》,2012年5月。

《历史语境的意义——关于五十年代美学讨论的再思考》,《山西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回归乡土叙事的<焦裕禄>》,《文艺报》,2012年5月。

《历史尽头的自觉——新世纪中国长篇小说的审美流变》,《社会科学》(上海),2012年第8期。

《他是“在文学中的人”》,《文艺争鸣》,2012年第8期。

《“渐行渐远”的汉语文学》,《文艺争鸣》,2012年第8期。

《以个人风格穿透现代性历史》,《山东文学》2012年第11期。(《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美国解构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分析》,《文艺理论研究》,2012年第6期。

《“影像中国”的方法——评张英进的跨文化影像研究》,《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6期。

《文学如何表现当下现实?》,《文艺研究》,2012年12月。

《守望剩余的文学性》,《新文学评论》,2012年12月。

《凿空西部的神秘——试论三位西部作家的“生活意识”》,《文艺争鸣》,2012年第12期。

2011年

《现实主义理论在“当代”重新确立时的内在差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历史化”与“去-历史化”——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多文本叙事策略》,《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当代文学批评:问题与挑战》,《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第2期。


林白 可能工作过的组织/机构/部门/团队:


林白 可能工作过的同事:

粤ICP备17091748号-1
剧本杀复盘 剧本杀复盘 红酒 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