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6篇,郑华炽5篇,吴大猷、马仕俊一篇,学生马仕俊进入。

1936年14篇,郑华炽1篇,朱物华、张仲桂2篇,周同庆、赵广增1篇,吴大猷4篇,吴大猷、江安才1篇,孙承谔、吴大猷1篇,吴大猷、马仕俊1篇,江安才、马仕俊、吴大猷2篇,吴大猷、沈寿春1篇。作者队伍进一步扩展,教授朱物华、周同庆,助教、学生张仲桂、赵广增、江安才、沈寿春加入。吴大猷是核心人物,他不仅是众多助教、学生的合作者,也与化学系教授承谔合作研究。

1937年4篇,沈寿春、饶毓泰、吴大猷1篇,吴大猷2篇,张仲桂1篇。

1938年3篇,郑华炽、薛琴访、吴大猷1篇,朱物华、张仲桂1篇,吴大猷、江安才1篇。

1939年4篇,吴大猷、江安才1篇,吴大猷3篇。

可见,1935年开始,北大物理系科研已进入出成果阶段,1936年居然有14篇文章发表,而且作者队伍庞大,教授、助教、学生梯队形成,真可谓人才济济。非常可惜的是,这一大好局面很快就因全面抗战的爆发而失去,此后每年发表论文在三四篇之间。另外,教授们在国外留学时,论文大多发表在国外有名期刊上,回国后为了促进科学的进一步本土化,大多发表在国内刊物上。

这些研究绝大部分集中在光谱学和分子、原子结构方面,如饶毓泰对多原子分子斯塔克效应的研究,周同庆和赵广增对汞分子光谱的研究,吴大猷、饶毓泰、郑华炽、江安才、沈寿春、薛琴访等对多原子分子光谱及拉曼光谱的探究。其中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吴大猷的研究,这期间他或单独或合作发表论文近30篇,力图将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结合起来,在理论方面进行了氦原子的双激发态、原子的电子亲和性等研究,引入了原子激发态的电子亲和性概念,这为他撰写名著《多原分子的结构及其振动光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朱物华和张仲桂从事滤波器特性的理论及实验研究;张宗蠡从事应用光学研究,制成半自动磨镜机,观察到玻璃加热时其短波吸收限向长波处移动的现象,并编写了应用光学教材。另外,在吴大猷建议下,当时北平三个非常重要的物理学机构北大、清华物理系与北平研究院物理所组成联合物理研讨会,每月轮流做东举行,开创了中国物理学研讨会先河。

可见,北大物理系在饶毓泰的领导下,无论是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实验设备,还是科学研究氛围和科研成就,都已成为与清华大学物理系相媲美的机构。物理系的科研成就,也曾引起来华讲学的玻尔注意。吴大猷以为他“自己的心身”几年之间在北平“那个地方长大”。他一辈子虽在许多地方居住过,但真正喜欢的却是只在此教研三年的北平,当时的北平“是名副其实的一座文化城。论气派,其他地方尽管有很富裕之地,但完全不可和北平相比”。


郑华炽 可能工作过的组织/机构/部门/团队:


郑华炽 可能工作过的同事:

粤ICP备17091748号-1
剧本杀复盘 剧本杀复盘 红酒 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