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李铭生平故事简介,李铭历史评价,李铭怎么死的?
Posted 2022-04-22 知
篇首语: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李铭生平故事简介,李铭历史评价,李铭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铭,字馥荪,浙江绍兴人,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出生在一个经营银钱业的商人家庭。李铭幼时入私塾学习,1902年到杭州入美国浸礼会所办学校中读书,毕业后于1905年赴日本,入山口高等商业学校习银行学,于1910年毕业回国。
辛亥革命浙江光复,李铭受浙江军政府都督汤寿潜派遣,参加接管浙江银行,开始进入银行界。先当练习生,后任稽核。该行原为1909年由浙江官钱局改组而成,官商合办,资本额一百万两,经理库款、发行钞票,为省银行性质。1915年7月,浙江银行改称浙江地方实业银行,李铭被派任该行上海分行副经理,旋升经理。1916年5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后,上海中国、交通两银行发生挤兑风潮,袁竟下令停止兑现,李铭支持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宋汉章、张嘉璈拒停兑令的活动。这一行动,提高了他在金融工商界的声誉。1918年上海银行公会成立,李铭当选为董事。
浙江地方实业银行名为官商合办,实权则操于浙江省当局之手,李铭等商股股东深感银行由官府把持,前途发展不易,便极力扩大商股。商股在该行的优势地位确立后,遂策动商股退出。嗣因增资问题,官商股东意见不一,李铭作为商股代表与官股进行谈判,乃于1923年3月达成协议,订约划分,各自营业。官股称浙江地方银行,商股称浙江实业银行,由李铭出任总经理,资本额为180万元,设总行于上海。他认为在政治不稳定的地区设立分行易于受累,而不易盈利,仅在汉口、杭州和上海设立三个分行。其经营方针着重外汇业务及投资股票、债券,同时也办理押放及信托业务。总行设有国外汇兑部,聘外国人为顾问,与上海的外商银行、外资企业建立广泛业务来往,得到外商的大量存款。该行又先后投资外商经营的众业公所、沙逊公司等企业。不几年,营业得到迅速发展,在江浙财团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李铭在金融工商界的地位也就更加提高,1926年起连任上海银行业同业公会委员、主席等职务达九年之久。
1927年“四一二”政变之后,李铭向蒋介石进言,以“取蛋必先养鸡”之喻,要求南京国民政府对金融工商业实行扶助政策,同时他们保证在财力上支持国民政府,深得蒋介石的赞许。这年,国民政府为大量发行公债,建立公债基金保管委员会,其成员大部分是金融工商界人士,李铭担任该会主任委员。这一内债基金保管权,正是金融资产阶级在北洋军阀统治时代所梦寐以求的,因而在内战期间,他们大力承销国民政府发行的巨额公债,浙江实业银行每年持有的有价证券(大部分为政府公债),数额均在五六百万元以上。国民党新军阀与江浙财阀的结合,使前者获得了打内战的资本,而后者则得到在内战期间的畸形繁荣。
1928年7月,李铭受国民政府财政部委派,任华俄道胜银行总经理处总清理员,并兼管上海分清理处事宜。10月,国民政府建立中央银行,李铭被派任为该行监事会主席。11月,中国银行改组为特许国际汇兑银行,交通银行改组为特许发展全国实业银行,李铭任中国银行董事长和交通银行董事。
翌年,中美合资盘购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所属之发电厂和电话公司,分别组成上海电力公司和上海电话公司,李铭担任美方顾问。上海电力公司成立后,需要资金从事扩充,适值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美国国内筹资困难,李铭便在上海联合中外银行及英美在上海的投资经纪人组织银团,承销该公司所发行的优先股及公司债券,使上海电力公司的资金迅速得到扩充。
浙江实业银行自1927年该行董事长胡济生去世后,李铭即兼任董事长,掌握了该行的整个大权,这年增资到二百万元。在往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该行的固定资本虽然没有增加,但存放款数都有较大的增长。自1927年至1930年,存款增加零点八倍,放款增加一倍,每年都有大批款项存放国外,1931年持有的有价证券达一千万元左右。
“一二八”事变后,李铭与张嘉璈等人一起,推动各银行合组上海银行业联合准备委员会,用以巩固上海各商业银行的应变力量,李铭担任主席。同年李铭等人出面组织国民实业银团,收购杭州电厂,组成杭州电力公司,由李任董事长。日本扶植的伪满洲国成立,国民政府失掉东北关、盐税的大宗收入,财政支绌。李铭和张嘉璈等顺从国民政府旨意,制定公债展期还本、减低利息的办法,帮助国民政府解决财政困难。1933年,又在上银联合准备会属下成立上海银行票据交换所及票据承兑所。1934年,他又代表浙江实业银行投资创办上海鼎新纱厂。
1935年发生全国金融危机,国民党政府为垄断金融,乘机用发行金融公债的办法,增加中国银行的官股,修改该行章程,改总经理制为董事长负责制,派宋子文任董事长,李铭与总经理张嘉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