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英国医生D.M.杰克逊(Jackson)等报道了将自体皮与异体皮条状间隔移植的方法。他们发现间隔移植后自体表皮可匍行于异体皮的真皮上,逐渐取代异体表皮,创面一期封闭不再暴露。在这一报道的启发下,1960年代初,史济湘和瑞金医院烧伤科其他医生一起反复实践。最初是用狭条状自体及异体皮片作间隔混合移植,以后变为砌砖式,最后摸索出大张异体皮打洞嵌植自体小皮片的方法。他们在临床实践和研究中发现,若嵌植的自体小皮片不小于0.09平方厘米,且皮片之间的创面不大于1~1.5平方厘米,创面将最终为扩展的自体皮永久覆盖而不再暴露。这一方法不仅使异体皮的排斥方式有了改变,而且可以使自体皮的面积扩大7~10倍,换言之,只要患者还留有10%左右的正常皮肤,即可用来覆盖约90%的切痂创面。

在特大面积甚至全身烧伤的患者中,他们利用头皮作为主要供皮区。由于头皮的血供丰富,皮肤内毛囊汗腺等位置较深,供皮创面愈合快,故可反复切取自体皮,间隔最短者6~7天即可切取一次。对某些特大面积烧伤的患者,头皮供皮区被反复切取自体皮可达13次之多。这样就可用仅占全身体表面积百分之几的头皮解决全身90%以上深度烧伤创面的修复。

混合移植方法

在烧伤早期,分期分批切除焦痂、大张异体皮打洞嵌植自体小皮片覆盖创面、以头皮作为主要供皮区这一治疗技术在临床应用之后,烧伤治疗水平不断提高,半致死烧伤总面积(即预计死亡率为50%时的烧伤总面积)从1958~1965 年的71.74%提高到1966~1973年的83.61%,进而提高到1974~1986年的89.59%。半致死三度烧伤面积从1958~1965年的30.92%提高到1966~1973年的49.23%,进而提高到1974~1986年的56.32%。这一成就使中国烧伤治疗跃居世界先进水平。一些先进国家的烧伤治疗虽然半致死烧伤总面积在1980年代初已提高到80%左右,但半致死三度烧伤面积仍徘徊于30%左右。推测其原因,主要还是未能解决创面的覆盖问题。从1966~1988年,瑞金医院烧伤科共救活6例三度烧伤面积超过90%的患者,其中包括1例烧伤总面积100%、三度烧伤面积94%的罕见病例。上述大面积深度烧伤的治疗技术在国内很快得到推广,各地应用这一技术抢救三度烧伤体表面积大于80%的病例已不下数十例。1985年,该项治疗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外亦开始注意这一治疗技术,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动物实验和一些基础理论的研究,在临床亦作了类似应用。1986~1987年,先后有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法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进修学者来瑞金医院烧伤科学习大面积深度烧伤的治疗技术。

主编医学著作

《烧伤医学研究》,大陆在烧伤医学方面的成就,世所公认,本书是烧伤医学自1958年创立以来临床与科研工作的回顾,并汇集近年的最新成就。全书以介绍自身的工作为主,同时也与国外一些进展作了比较。其目的是使读者对我国烧伤医学的现状和动向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内容包括烧伤临床工作特别是大面积烧伤治疗的总结;烧伤休克、创面处理与覆盖、感染与免疫、营养与代谢以及伤後康复等专题的综述或报告;对化学烧伤、电击伤、吸入性损伤、烧伤并发症和烧伤病理研究等亦作了专题讨论。为便於读者瞭解国内烧伤研究情况与临床治疗水平提高的关系,对相应的实验研究简要地作了客观的介绍。


D.M.杰克逊 可能工作过的组织/机构/部门/团队:


D.M.杰克逊 可能工作过的同事:

粤ICP备17091748号-1
剧本杀复盘 剧本杀复盘 红酒 ChatGPT
澳超联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