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机构人员:

  • 舒婷
    幸好,那是一个舒婷北岛流行的年代,小镇虽小,喜欢文学的人不少。我遇到了滴翠文学社,并有幸成为首批会员,找到了心灵安放之所。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对文学的追求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常常结束了一天的繁重劳动,......
  • 陈显明
    陈显明的妻子是青木关人。1982年,32岁的他来到青木关,先在回龙坝中学当老师,后调入青木关教办,在滴翠文学社最早的一批会员中,陈显明属于高产型。 “写而优则仕”,很快陈显明被调入当时的巴县县委组织部......
  • 王新觉
    王新觉、秦开勇等文友都在青木关那家最好的酒店等着,要了好多菜,这是我来青木关打工的3年中,唯一一次被人宴请。从那以后,我与这帮文友经常深入到厂矿企业体验生活,再也没有“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与迷惘。 ......
  • 张儒学
    张儒学是滴翠文学社“年轻的文友”。年龄上他是60后,30多年前就开始发表作品,诗作还上过《星星》,但他的“社龄”要短一些,2004年才入会。 出生于重庆大足区农家的张儒学,高考落榜后成为“北漂”,在北......
  • 郭永明
    我和第二任社长郭永明一样,青木关生,青木关长,小学、初中、师范都是在青木关上的,对乡土的热爱不言而喻。从小就喜欢写,初中时写了首诗,在重庆市获了一个奖,老师觉得孺子可教,便推荐我加入了滴翠文学社。 考......
  • 秦开勇
    青木关镇小学教师秦开勇是滴翠文学社的秘书长,也是文学社的壮劳力,负责编辑每个月的《滴翠报》。他父亲当年在青木关供销社工作,母亲是农村户口,自幼随父母住青木关街上,初中毕业后考上巴县师范学校,毕业后一直......
  • 李承萍
    李承萍是土生土长的青木关人。一次战友会上,他即兴写了一首《工农兵之歌》,“战友们觉得我能写诗歌,何不写一部自传,他们的建议犹如醍醐灌顶,激起了我重新写作的热情。” “童年时代度荒,学生时期回乡,青春年......
  • 王泓维
    当记者将王泓维的问题转达给74岁的钱发科时,这位青木关的首个万元户,已对当年赞助文学社的动因记不太详细,只是说:他们宣传好人好事不错。 翻开罗成友的剪报,一篇发表在30年前《重庆工人报》上题为《小镇上......
  • 罗成友
    他就是罗成友,今年64岁,个子不高,腰杆挺直,双目炯炯,虽已两鬓染霜,仍奔走区县农村采访,署名“本报记者罗成友”的报道仍常见诸重庆日报,堪称重庆最高龄的一线记者。尽管他已退休,一般情况下不能再署“本报......
粤ICP备17091748号-1
剧本杀复盘 剧本杀复盘 红酒 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