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辛旭东,出生于1965年4月,山西寿阳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研究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空设备专业毕业。1986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ARJ21-700型号副总设计师。
人物寄语:不求轰轰烈烈,只求踏踏实实。
2013年中国商飞公司ARJ21新支线飞机项目型号研制进入了深水区,公司上下一心,继续坚定不移地探索中国民机发展之路。在公司7000多名干部职工中,有这样一个人,无论是他的姓名,还是他的一举一动,都带着深深的中国民机的烙印,他就是辛旭东,现任ARJ21-700飞机副总设计师。
满腔热血 不畏艰辛
“您最初为什么会选择航空专业呢?”辛旭东笑谈,“在我的中学时代,邻居家里有一位空军飞行员,当时我经常会问他一些飞行的感受,被他那些惊险刺激的飞行经历所吸引。从那时起,我就希望自己以后也能像他一样,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怀着少年时代美好的憧憬,1982年,17岁的辛旭东义无反顾地进入南京航空学院飞机系高空设备专业学习,正式踏上了航空报国之路。这一干,就是28年。辛旭东表示,自己从没想过要放弃航空专业,不仅是为圆自己从小的梦想,也想为中国民机产业的腾飞奉献自己的力量。
为响应中国商飞公司“集全国之智、聚全国之力”的号召,辛旭东来到大客联合工作队,担负起大客环控氧气论证工作的重任。2009年元月,辛旭东调入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工作,担任环控氧气室副主任,并主持研究室的工作。当时最大的难题是整个研究室没有从事防冰研究的队伍。“我那时整天就想着如何尽快建立防冰队伍。”一天饭后休憩时,辛旭东在楼梯的过道中遇到西安交大毕业的王大伟博士,没有多余的寒暄,他开门见山地向王大伟提出成立防冰队伍的想法并希望他能成为队伍的领头人,王大伟被辛旭东的真诚深深打动,欣然领命,迅速建立了防冰队伍。
如今的防冰专业已经成为ARJ21新支线飞机项目中最出色的专业之一,团队凝聚力大,办事效率高。从冰风洞试验、机上地面试验到飞行验证试验,先后获得多项荣誉。回想当年,辛旭东不禁感慨,“有压力是好事,领导重视项目,提供相关的资源作为技术支撑,我要做的就是放轻松,对自己有信心,对项目有信心,化压力为动力。”
不求轰轰烈烈 只求踏踏实实
自2012年2月担任ARJ21-700新支线飞机副总设计师以来,辛旭东就接连遇到型号上的三大问题:漏水问题、噪音问题和单发引气防冰问题,其中噪音问题的解决过程最为曲折。噪音问题自暴露以来,辛旭东和他的团队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得出可能产生的噪音源在制冷组件和配平活门上。发现问题后,他们立刻行动起来,一方面要求供应商开展附件噪音测试,给出噪音频谱;另一方面开展技术咨询和合作,努力寻求最佳解决方案,目前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中。
辛旭东多次深入基层,了解型号研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先后参加了发动机短舱防冰系统地面适航验证试验、乌鲁木齐自然结冰条件下的适航验证试飞,组织解决了客舱空调管路漏水、混合腔与结构干涉等问题,有力地保障了ARJ21新支线飞机试飞工作。辛旭东坦言,“技术人员不太可能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他只能通过他的平衡思维,还有良好的社会基础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环控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对于我们单一的技术人员而言,不求轰轰烈烈,只求踏踏实实。”
期待新支线飞机腾飞
2013年是ARJ21新支线飞机适航取证的关键年,ARJ21新支线飞机已经到了取证交付的最后阶段。在年初的项目工作会上,作为型号副总设计师的辛旭东签署了责任令,誓要打赢型号取证交付攻坚战。“签了责任令,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有责任就有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辛旭东表示,接下来的试飞任务依然严峻,他和他的团队将继续抖擞精神、鼓足干劲,用实际行动助力中国民机的腾飞。
28年,辛旭东用勤劳和汗水收获了累累硕果。这个曾多次在型号设计中荣获一等功、二等功,多次荣获部级、院级科学技术成果奖的山西汉子在被问及这些荣誉时,一反谈论技术时的侃侃而谈,憨厚的脸上显得有些害羞和茫然,“具体获得哪些荣誉真的记不清了。”朴实的话语令人动容。“这是公司赋予我的神圣职责,我一定不负重托!”辛旭东最后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记者手记: 在和辛总短短一个小时的交流中,记者被辛总朴实无华、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不求轰轰烈烈,只求踏踏实实”,正是有了这样的人生信念,才能兢兢业业为祖国的民机事业奉献青春。可以相信,ARJ21-700新支线飞机在他们的不懈努力和拼搏下,一定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