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钧于1938年5月回到灾难深重的祖国。6月抵达汉口,经清华同学推荐,在国民政府军政部化学兵队任教官。当时日本侵略军进攻武汉,时钧自长沙出发,一路长途跋涉,经湘西、贵州,并于1939年2月到达重庆,从此开始了他长达一生的执教生涯。

年仅27岁的时钧,先后受聘在中央工专、中央大学、重庆大学、兵工大学及动力油料厂研究生班任教,主讲“物理化学”、“化工计算”、“化工原理”、“工业化学”、“化工热力学”、“化工经济”等多门课程。抗日战争胜利后,在1946年时钧回到南京,任中央大学教授、化工系系主任,同时兼任重庆大学化工系教授和系主任。时钧才华横溢、学识渊博,授课时常常广征博引,又因条理分明、深入浅出的授课风格,深受学生的敬重与爱戴。

1952年,新中国高等院校调整,时钧任南京工学院化工系教授、系主任,同时受命创建我国第一个硅酸盐专业。他以前苏联的教学计划为蓝本,培养出了我国第一批水泥专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1956年秋,时钧与汪德熙、汪家鼎等教授联名上书高教部,建议在化工系设立化学工程专业。1957年初,高教部同意试办。同年4月底,高教部在北京召集有关会议,制订化学工程专业教学计划,由时钧任组长。当年暑假,天津大学和华东化工学院开始招生。

可以这么说,时钧是我国水泥专业、化学工程专业的创导者和开拓者,他对吸收、干燥技术、膜分离技术和化工热力学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贡献。1956年春,时钧作为科学技术专家,参加了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的我国《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的制订工作,和严东生等共同负责制订硅酸盐组的课题;后来他又同汪德熙、张建侯、余国琮等共同拟订了第五十六项(基础研究)中有关化学工程学科发展的规划。1957年春,时钧被国家科委委任为硅酸盐组副组长。

新中国成立不久,时钧又正当盛年,可正要大展才干大干一场,因为一个众所周知的原因,时钧又历经了二十余年的坎坷人生路程。在逆境中,不论是劳动锻炼,还是在实验室工作,他都兢兢业业,埋头工作,尽心尽力,严于职守。而且在异常艰难的环境中和极其简陋的条件下,他还进行了湍流塔试验和膜分离技术的研究。

一生诲人不倦,亲手培养16名院士

“文革”给高等教育造成了巨大创伤,化学工程专业未能幸免,时钧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可正是这位十分爱惜人才的大教授,即便是在自己沦落之时,都不忘提携后辈。当时,有一位姓肖的实验员非常聪明好学,时钧见他很有上进心,于是有意辅导他做进一步的深造,并且亲自还教他学会英语。这个年轻人后来进步很大,从实验员起步,直至当上了高级工程师。

1978年以后,时钧终于得到平反,而此时,他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只因感觉时光宝贵,他无暇顾及一切恩怨,只是埋头工作,力尽所能挽回"文革"造成的损失。当时,他在学校一连开设了《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单元操作选论》等课程并重登讲台,有时甚至不辞辛苦连上四节课。

从1979年起,时钧着手重建南京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并担负起系主任的繁重任务。在他主持带领下,学校建成了化学工程博士点,并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化学工程研究所。进入本世纪以来,他还每年招收1-2名博士研究生,并坚持亲自为学生审阅论文、主持答辩。除此之外,有关科研项目申报、学科建设规划、学校发展方向等,时老也都一一把关。

令他身边工作人员最敬佩的一点就是,老人气度非凡,即便是面对曾在文革中冲击过自己的人,他非但不记仇,而且还在适当的时候,给与他们所需要的帮助,帮助他们完成人生中重要的飞跃。

六十多年来,他在化工高等教育辛勤耕耘,弟子遍布世界各地,有些已是蜚声中外的专家、学者,在化工、炼油、冶金、建材、机械、医药等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还包括16位两院院士。

1998年,时钧主持完成了《化学工程手册》新版以及《大百科全书》化工卷的编撰工作。他在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工卷》常务副主编时,为编纂这部巨著倾注了大量心血,不仅肩负着繁重的组织领导工作,还亲自撰写修改了若干重要条目,有的甚至五易其稿。其中,他还亲手撰写了《综论》中的若干篇章,并主持翻译了《传质学》以及《流态化工程》和《翅管换热器设计计算》等书。

院士有异于常人的晚年生活

90岁如愿以偿加入中国共产党

南京化工大学副研究馆员王莎莎女士受学校委托,自1996年开始一直在时钧身边工作,直至院士去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王莎莎用了“慈祥儒雅、豁达大度”这八个字来概述她心中的“时先生”。


時钧 可能工作过的组织/机构/部门/团队:


時钧 可能工作过的同事:

粤ICP备17091748号-1
剧本杀复盘 剧本杀复盘 红酒 ChatGPT
澳超联赛直播